三部門:加強農村電網薄弱地區電網建設改造
中新網7月14日電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發布關(guan) 於(yu) 實施農(nong) 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要加強農(nong) 村電網薄弱地區電網建設改造,因地製宜完善農(nong) 村電網網架結構,增強農(nong) 村電網防禦自然災害能力等。
意見提到,到2025年,農(nong) 村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裝備水平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初見成效;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穩步提高,東(dong) 部地區農(nong) 村電網供電可靠率、綜合電壓合格率、戶均配變容量分別不低於(yu) 99.94%、99.9%、3.5千伏安,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分別不低於(yu) 99.85%、99.2%、2.3千伏安,各地結合實際差異化製定本區域發展目標;農(nong) 村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承載能力穩步提高,農(nong) 村地區電能替代持續推進,電氣化水平穩步提升,電力自主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開放的現代化農(nong) 村電網,農(nong) 村地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全麵提升,城鄉(xiang) 電力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全麵承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就地消納,農(nong) 村地區電氣化水平顯著提升,電力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力支撐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
意見稱,要加強農(nong) 村電網薄弱地區電網建設改造。合理規劃布局電源點,加強負荷聯絡通道建設,逐步解決(jue) 邊遠地區農(nong) 村電網與(yu) 主網聯係薄弱問題。加快解決(jue) 西部地區115個(ge) 公用電網未覆蓋鄉(xiang) 鎮、逐步解決(jue) 其他公用電網未覆蓋村寨的電力保底供應矛盾,在合理供電範圍內(nei) 有序推動公用電網延伸覆蓋,因地製宜通過合理配置分布式光伏和風電、儲(chu) 能、柴油發電機等建設改造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加強新劃轉縣域農(nong) 村電網建設改造,逐步實現“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服務”。加強頻繁停電、低電壓等突出問題的整治,保障夏季高溫、春節等用電高峰時段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用電需求。
意見提出,因地製宜完善農(nong) 村電網網架結構。西部地區、東(dong) 北地區推進農(nong) 村電網補短板、強弱項、破難題,統籌高壓電網延伸覆蓋和中低壓電網更新改造,增加變電站和配變台區布點,加大線路輸送能力,支撐家用電器下鄉(xiang) 和更新換代。中部地區推進輸配電網協調發展,提高負荷轉供能力,提升供電質量,低壓線路供電半徑一般不應超過500米。東(dong) 部地區以中低壓電網為(wei) 重點,提升電網靈活性,推進城鄉(xiang) 電網一體(ti) 化,更好滿足分布式光伏和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需要。
意見指出,增強農(nong) 村電網防禦自然災害能力。推進農(nong) 村電網差異化設計,適當提高建設標準,增強防禦台風、雷暴、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低窪變電站、地下配電房的整改,防止內(nei) 澇影響。受台風影響頻繁的東(dong) 部沿海地區,要結合實際全麵開展農(nong) 村電網設備防風加固工作,2025年前基本完成沿海關(guan) 鍵重點輸電線路防風加固及防風偏改造、2028年前全麵完成一般線路改造、2030年前完成沿海60km範圍內(nei) 的配電網防風加固,無法加固的重要線路可采取電纜入地等措施提升抗風性能。
此外,意見還提到,推進配套供電設施建設,助力農(nong) 村電氣化水平提升。
在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方麵,意見要求,統籌考慮鄉(xiang) 村級充電網絡建設和輸配電網發展,做好農(nong) 村電網規劃與(yu) 充電基礎設施規劃的銜接,加強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和運營維護,因地製宜、適度超前、科學合理規劃縣域高壓輸電網容載比水平,適當提高中壓配電網供電裕度,增強電網支撐保障能力。在東(dong) 部地區配合開展充電基礎設施示範縣和示範鄉(xiang) 鎮創建,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
在提升農(nong) 村電氣化水平方麵,意見提出,服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重點保障農(nong) 戶、農(nong) 村合作社等用戶電烘幹、電加工,田頭預冷、貯藏保鮮、冷鏈物流,以及現代化養(yang) 殖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電氣化需求;做好農(nong) 村新型基礎設施、工業(ye) 園區等供電服務,滿足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健康養(yang) 老等新業(ye) 態用電需求。圍繞糧食生產(chan) 核心區建設需求,持續鞏固“機井通電”成果,健全長效機製,繼續做好高標準農(nong) 田配套電網建設,保障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在保障電力供應的基礎上因地製宜、穩妥有序實施農(nong) 村“煤改電”,推動農(nong) 村地區清潔取暖。滿足農(nong) 村智能家居、新型家用電器等用電需求,提升農(nong) 村生活電氣化水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