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積極參與“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共建美麗家園 寶馬倡導綠色生活低碳出行

發布時間:2023-07-14 14: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7月12日,2023年“全國低碳日”主場活動在西安舉(ju) 行,今年主題為(wei)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寶馬集團作為(wei) 唯一一家高檔汽車製造商出席主場活動,並攜手生態環境部宣傳(chuan) 教育中心、全網經銷商和My BMW APP客戶端千萬(wan) 用戶,發起“綠色生活,低碳出行,共享悅星球”的低碳倡議,從(cong) 每一個(ge) 個(ge) 體(ti) 做起,采取積極行動,共建宜居地球。

  今年夏天地球“熱情似火”,極端高溫讓應對氣候變化的議題受到全民關(guan) 注。寶馬認為(wei) “唯有肩負責任,才堪豪華擔當”,豪華品牌應以可持續發展視野對經濟、社會(hui) 與(yu) 環境負責。

  作為(wei) 德國首個(ge) 加入“1.5度控溫目標”的汽車製造商,寶馬將可持續發展作為(wei) 企業(ye) 戰略支點,致力於(yu) 降低全價(jia) 值鏈、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在中國,寶馬探索出了一條融匯中西方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既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惜物”的精髓,又廣泛吸納西方可持續治理方法,以實際行動回答氣候變化的時代之問。

  聯合千萬(wan) 用戶,倡導循“續”共進的綠色生活

  作為(wei) 一家車企,倡導綠色出行是寶馬的責任和使命。以“全國低碳日”為(wei) 契機,寶馬正協同全網600多家經銷商店、My BMW App客戶端千萬(wan) 用戶,共同倡導綠色生活、低碳出行。

  通過My BMW App等自主數字平台建設,寶馬與(yu) 經銷商打造以“開綠車、逛綠店、充綠電”為(wei) 核心的綠色出行體(ti) 驗,即駕駛BMW新能源汽車、選擇寶馬領創綠星經銷商、查找有綠色能源標誌的充電站充電。

  開綠車:2023年,寶馬在中國呈現11款純電動汽車,包括全新純電動BMW i3和BMW iX3以及創新純電動BMW i7、BMW i4和BMW iX等車型。同時,建議駕駛者定期查閱車輛行駛數據,參考車輛或者My BMW APP客戶端的節能駕駛指導建議,養(yang) 成良好駕駛習(xi) 慣。

  逛綠店:隨著“BMW領創綠星”項目的落地和升級,寶馬在中國搭建獨具特色的綠色零售網絡。目前,全球首家BMW“領創綠星”燈塔店無錫錫寶行已落成開業(ye) 。今年年內(nei) ,“BMW領創綠星”認證經銷店將擴展至250家。

  充綠電:通過My BMW APP,寶馬車主能夠在客戶端輕鬆查找綠色充電站,並有機會(hui) 實現為(wei) 愛車充綠電,獲得綠電溯源憑證。

  加入“汽車綠色低碳發展倡議”,推動全鏈減碳

  “全國低碳日”活動期間,工信部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起“汽車綠色低碳發展倡議”,倡導通過研發多元化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踐行清潔生產(chan) 和綠色製造、應用生態循環材料等多種措施加速推動汽車產(chan) 業(ye) 深度脫碳,合力促進全行業(ye) 綠色發展。華晨寶馬作為(wei) 首批汽車企業(ye) 代表加入了該項倡議。

  目前,華晨寶馬已連續六年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以構建循環經濟為(wei) 現階段中心舉(ju) 措,寶馬沈陽生產(chan) 基地正切實踐行“借自然之力,還自然之美”的循環永續之道。借助自然之力,寶馬沈陽生產(chan) 基地自2019年起就已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供電生產(chan) ,通過對光伏發電、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斷探索,進一步降低自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原自然之美,寶馬沈陽生產(chan) 基地在生產(chan) 中不斷減少廢棄物的產(chan) 生和向大自然的排放,2022年回收廢鋼48,160噸,廢鋁14,536噸。

  作為(wei) 一家負責任的企業(ye) ,寶馬在2021年便率先協同上下遊合作夥(huo) 伴提出“產(chan) 業(ye) 鏈綠色轉型倡議”,推動產(chan) 業(ye) 協同綠色轉型。越來越多供應商夥(huo) 伴正在加入綠色進程。寶馬40%以上的中國本土供應商和100%的鋁錠供應商已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寶馬還與(yu) 華友循環深度合作,首次實現國產(chan) 電動車退役動力電池原材料的閉環回收,有效減少礦產(chan) 資源開采中70%碳排放。

  麵向未來,寶馬集團將繼續以科學、開放和負責任的態度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協同更多合作夥(huo) 伴推動產(chan) 業(ye) 鏈綠色轉型,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與(yu) 綠色發展進程,共建美麗(li) 地球家園。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