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報告顯示潮玩消費存在多方麵問題
虛假宣傳(chuan) 誘導消費,售後不及時不作為(wei)
報告顯示潮玩消費存在多方麵問題
本報北京7月13日電(記者楊召奎)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學新商經研究院、消費者網等今天聯合發布的《潮玩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潮玩消費維權輿情分類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chuan) 、產(chan) 品售後、產(chan) 品質量、未成年銷售、社會(hui) 價(jia) 值導向、價(jia) 格虛高、產(chan) 品版權等7方麵。
其中,虛假宣傳(chuan) 類維權輿情占比最多,占比為(wei) 31.78%,表現在一些不良商家通過虛假宣傳(chuan) 等方式,誘導消費者購買(mai) 低質量、高價(jia) 位的潮玩產(chan) 品。
其次為(wei) 產(chan) 品售後類維權輿情,占比達到21.63%,表現在部分商家處理售後問題不及時、不作為(wei) ,產(chan) 品有嚴(yan) 重瑕疵或購買(mai) 尚未發貨,卻不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予以7日無理由退貨,此類問題在投訴網站上表現最為(wei) 明顯。
產(chan) 品質量和產(chan) 品版權類維權輿情,分別占比13.72%及13.64%。一些潮玩產(chan) 品存在侵權問題,如未經授權的版權、商標等,引發了知識產(chan) 權方麵的糾紛和輿論維權影響。還有一些產(chan) 品存在質量問題,如易碎、破損、缺件等;另一方麵,材料使用是否安全健康,也是消費者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hui) 價(jia) 值導向類的維權輿情同樣引起關(guan) 注,占比達6.54%,主要集中在部分潮玩產(chan) 品存在過度消費導向。未成年銷售問題占比5.57%,維權焦點集中在未成年人在家長不知情下在手機上下單消費,平台以舉(ju) 證不達要求為(wei) 由不予退款。
對此,《報告》建議,潮玩企業(ye) 應嚴(yan) 格把控產(chan) 品質量,確保產(chan) 品符合國家相關(guan) 標準和規定。同時,對於(yu) 未成年銷售問題處理,應及時回應家長的疑問和投訴,降低退貨退款門檻,依法執行網購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並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售前對未成年人的提示提醒措施,完善未成年保護機製。(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