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報告稱大部分受訪金融科技行業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風險抵禦能力

發布時間:2023-07-14 15: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張素)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金融科技行業(ye) 雖在過去三年麵臨(lin) 不確定性多重疊加因素的衝(chong) 擊,但大部分受訪企業(ye) 仍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風險抵禦能力。

  《2023中國金融科技企業(ye) 首席洞察報告》由畢馬威中國發布。據知,此次有超過80%的受訪企業(ye) 已成立超過5年,近30%的受訪企業(ye) 成立時間超過10年。

  “為(wei) 了確保數據和結論的準確性,我們(men) 還將今年的數據與(yu) 前三年的調研數據進行了橫向對比,從(cong) 而歸納提煉出報告中的金融科技發展十大現狀和十大趨勢。”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主管合夥(huo) 人黃艾舟說。

  報告顯示,金融科技行業(ye) 雖然在過去三年內(nei) 麵臨(lin) 不確定性多重疊加因素的衝(chong) 擊,但大部分受訪企業(ye) 仍表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風險抵禦能力,持續賦能金融業(ye) 服務實體(ti) 經濟。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穩步重啟,金融科技行業(ye) 信心指數達到三年以來的新高,行業(ye) 發展韌性增強,行業(ye) 預期穩中向好。

  報告注意到,平台賦能科技企業(ye) 在2023年的受訪企業(ye) 裏占據主流,比重達33%,相較2022年提高了5%。“一定程度上體(ti) 現了當前金融科技企業(ye) 更加重視底層技術研發和綜合應用優(you) 勢。”黃艾舟分析稱,加快實現底層技術突破、依托複合式底層技術優(you) 勢賦能金融業(ye) 務,將是金融科技行業(ye) 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

  報告還稱,近年來,金融信息技術創新生態建設快步向前。今年,科創金融服務首次被納入問卷調查,即位居藍海業(ye) 務領域的第二位,占比達50%。更有30%的受訪企業(ye) 把科創金融服務作為(wei) 首選項,超過數字化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等。

  不過,報告也提醒科創金融服務麵臨(lin) 一些現實挑戰,比如,IT基礎設施和基礎軟件領域還需重點發力。黃艾舟表示,無論是傳(chuan) 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理解把握報告總結的趨勢,例如技術競爭(zheng) 力、應用與(yu) 安全的融合、地域優(you) 勢等蘊含的機遇和挑戰,不斷調整、完善發展戰略。

  此外,報告認為(wei) ,金融科技企業(ye) 將更加重視增強技術競爭(zheng) 力和降本增效,廣大中小金融機構在推進金融科技創新和數字轉型過程中往往麵臨(lin) “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等困難。報告進一步指出,結合自身實際提供有特色的金融服務,形成與(yu) 大型金融機構的錯位發展和差異化競爭(zheng) ,是中小金融機構破解“三缺”難題的有力舉(ju) 措。(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