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疆新能源發展緣何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3-07-19 16:3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7月19日電 (閆文陸 王毅)來自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製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新疆新能源新增並網容量達701.7萬(wan) 千瓦,同比增長10.5倍,比過去7年上半年新增新能源裝機之和還多66.06萬(wan) 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總裝機的40.7%,實現了新能源新增並網規模達到西北最大,新能源裝機增速實現曆史同期最快。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什麽(me) ?這些數據創造了怎樣的曆史?電網如何麵對大量新能源並網的挑戰?讓我們(men) 一起解碼。

  提供支撐服務保障新能源場站順利投產(chan) 並網

  新疆能源地位重要、區位優(you) 勢明顯,是國家明確規劃建設的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同時還是國家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大型煤炭供應保障基地。2022年7月,新疆製定發布新能源開發管理十大機製30條措施,進一步理順新能源項目建設工作機製,著力打通項目建設中堵點、難點、痛點。

  不難看出,在能源安全戰略體(ti) 係中,新疆明確將新能源作為(wei) 未來發展方向,為(wei) “三基地一通道”注入更多綠能。

  然而,新能源並網並非一蹴而就,既需要主管部門、電網企業(ye) 和發電企業(ye) 之間的協調溝通,也需要配套建設儲(chu) 能、輸電通道和調峰能力。

  華電北疆烏(wu) 魯木齊達阪城地區100萬(wan) 千瓦風光項目是新疆首批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基地項目之一,項目包含8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和20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項目。

  國網烏(wu) 魯木齊供電公司以新能源場站並網前、驗收時、並網後為(wei) 出發點,推出“鏈條式”優(you) 質服務模式,密切跟蹤新能源場站並網前期工作,積極指導客戶並網手續辦理、合同簽訂及設備投運等相關(guan) 工作流程,隨時為(wei) 客戶提供電力支撐服務,保障新能源場站順利投產(chan) 並網。

  國網烏(wu) 魯木齊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製中心方式計劃室新能源專(zhuan) 責黃兆浩介紹,“目前,達阪城區風電及光伏裝機容量達463.5萬(wan) 千瓦,已建成6座風電匯集站,2022年各風電場的發電量約為(wei) 81.4億(yi) 千瓦時。”

  為(wei) 全力加快工程建設,國網新疆電力還積極開辟綠色通道,采取“班車+專(zhuan) 車”模式,千方百計保障新能源項目本體(ti) 與(yu) 送出工程建設時序匹配。

  2023年3月7日,巴州—鐵幹裏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動員大會(hui) 在巴州庫爾勒市塔什店鎮召開。5月7日,該工程全麵進入基礎施工階段。

  2023年6月30日,莎車縣新華光伏80兆瓦光伏項目,巴楚翰海廣東(dong) 能源400兆瓦光伏項目成功並入喀什電網。

  “從(cong) 項目前期接入係統到並網手續辦理,供電公司全程參與(yu) ,為(wei) 我們(men) 提供一站式服務,還成立了新能源並網工作組,定期到現場開展幫扶。”粵水電巴楚光伏項目負責人王東(dong) 飆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公司開工24項新能源接網和送出工程。投產(chan) 220千伏達阪城風電、喀什廣東(dong) 能源光伏等13項送出工程,預計年度項目總投資約68億(yi) 元。

  為(wei) 進一步全麵做好接網服務,適應數字化轉型要求,公司在新能源並網過程中大力推進數字賦能,主動開展新能源雲(yun) 平台深化應用工作。將審批環節壓縮至20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上半年完成2430萬(wan) 千瓦新能源項目審批。開發新能源並網全過程管控應用平台,創新開展手機APP模塊應用,實現並網服務關(guan) 鍵信息和流程環節“一站式”服務。

  “自2020年開始應用以來,新能源雲(yun) 平台在疆累計受理新能源場站接入申請220個(ge) ,規模超6500萬(wan) 千瓦。”國網新能源雲(yun) 技術新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劍利介紹。

  該係統還能定量測算在多種邊界條件下新能源消納能力,逐年測算新疆電網新能源消納能力,統籌安排各區域消納規模,保障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

  多措並舉(ju) 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水平

  目前,新疆電網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4885.7萬(wan) 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首次超過40%。按照當前新能源發展趨勢,預計今年全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800萬(wan) 千瓦,2024年新增2300萬(wan) 千瓦,2025年新增3500萬(wan) 千瓦,且未來比重會(hui) 進一步提高。

  眾(zhong) 所周知,風電和光伏發電是新能源發電的兩(liang) 大“主角”,風能、太陽能的本質是對氣象資源要素的把握和預測,高度依賴自然條件,需要“看天吃飯”。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後,對於(yu) 新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更為(wei) 嚴(yan) 峻的挑戰。

  據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製中心測算,預計2023年底新疆新能源裝機達到5994萬(wan) 千瓦,占比達45%。但由於(yu) 新能源發電出力與(yu) 用電負荷高峰時段相反,新能源發電高峰期用電負荷處於(yu) 低穀,棄風棄光現象明顯,這將會(hui) 降低新能源利用率。

  同時,受常規能源新增規模逐年放緩等因素影響,高峰時段最大用電負荷已超過常規能源最大發電能力,電力供應保障嚴(yan) 重依賴新能源出力,將出現電力缺口。

  麵對難題和考驗,國網新疆電力正在采取一係列措施,推動新能源供給和消納“兩(liang) 位一體(ti) ”發展,確保新能源發電“發得出”“送得走”“用得好”。

  持續做好新能源並網消納服務,確保新能源“發得出”。新疆加快存量煤電靈活性改造,準確掌握新能源建設規模和時序,確保新能源發電項目建成即並網。目前,建成了哈密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並在北疆五個(ge) 地區建成了百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集聚區,初步實現了新能源規模化、集約化開發利用。

  後續還將加快新能源雲(yun) 儲(chu) 能平台建設和應用,對新能源企業(ye) 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接網服務。提高新能源發電預測能力,推動煤電“三改聯動”,優(you) 化水庫調度,充分發揮新型儲(chu) 能調節能力,多措並舉(ju) 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水平。

  持續推進疆內(nei) 骨幹網架建設,助力新能源“送得走”。新疆以平均每年投運2座超高壓變電站的速度不斷推進配套工程建設,持續完善核心骨幹網架,750千伏電網覆蓋全疆14個(ge) 地州,全疆資源優(you) 勢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2023年下半年,還將開工750千伏庫車—阿拉爾—巴楚、和田—民豐(feng) —且末—若羌等工程,推進南疆電網盡早“環起來”。積極推動五彩灣北、將軍(jun) 廟等11個(ge) 750千伏輸變電項目年內(nei) 核準、盡早開工。

  不斷擴展外送通道、完善市場機製,保障新能源“用得上”。國網新疆電力堅持就地消納與(yu) 外送消納並舉(ju) ,先後建成新疆與(yu) 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一、第二通道,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僅(jin) 今年前5月,新能源外送電量就達到167.22億(yi) 千瓦時,占比32.83%。

  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即將開工,預計每年可增加外送電量400億(yi) 千瓦時以上。正在全力推進“疆電入川”直流四通道和哈密—敦煌第三回750千伏交流線路納入國家規劃。不斷完善電力交易市場建設,豐(feng) 富交易品種,提升外送規模,讓更多“綠電”走進千家萬(wan) 戶。(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