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小作文”左右股市
監管部門再對股市“小作文”出手。近日,中央網信辦發文稱,一篇題為(wei) “財通政策路演紀要”的文章在網上傳(chuan) 播,稱某重要會(hui) 議將討論多項財政經濟政策,引發股市較大反應,此類典型股市“小作文”謠言,假借權威、胡亂(luan) 臆測,影響十分惡劣,已依法對造謠傳(chuan) 謠賬號作關(guan) 閉處置。
直接關(guan) 閉散布股市“小作文”的平台和賬戶,從(cong) 源頭上切斷謠言傳(chuan) 播通道,彰顯出監管部門對股市謠言的零容忍,傳(chuan) 遞出“不讓‘小作文’左右股市”的堅決(jue) 態度。
股市“小作文”由來已久。近年來更是手段翻新、花樣頻出:有編造上市公司投資動向的,有炮製重要會(hui) 議決(jue) 策的,還有直接偽(wei) 造“紅頭文件”的……如此種種,動輒以“內(nei) 幕消息”“獨家報道”為(wei) 噱頭,言之鑿鑿、似是而非。越是市場波動加大之際,越能看到各種“小作文”興(xing) 風作浪,加劇市場恐慌,引發踩踏效應。
無利不起早。一篇篇股市“小作文”的誕生,絕非“搞搞惡作劇”那麽(me) 簡單,股價(jia) 操縱、投機炒作等違法違規活動往往如影隨形。“操盤手”們(men) 躲在鍵盤後麵,通過搬運加工、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等拉高出貨、左右騰挪,近乎形成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幹擾了投資者決(jue) 策、扭曲了市場價(jia) 格信號、影響了市場正常運行。在A股市場發展曆程中,因“小作文”引發的大波動已有過多次,教訓不可謂不大。
資本市場是“信息+信心”市場,其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賴於(yu) 信息真實、準確、及時地傳(chuan) 播。離開這個(ge) 前提,建設“一個(ge) 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就是一句空話。也正因為(wei) 此,股市“小作文”曆來是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
打擊股市“小作文”,不僅(jin) 要打,還要打準打痛。對於(yu) 惡意編造、傳(chuan) 播股市謠言的組織者和策劃者,要發現一個(ge) 打擊一個(ge) ;對於(yu) 借熱點事件造謠引流、非法牟利的操盤手,要打擊一個(ge) 震懾一片。前段時間,A股曆史上第一起投資者針對造謠者的維權案件開庭審理,意味著造謠傳(chuan) 謠者或將麵臨(lin) 巨額賠償(chang) ,無疑極具震懾意義(yi) ,能夠真正讓違法者知痛,讓從(cong) 業(ye) 者有敬畏。
打擊股市“小作文”,不僅(jin) 要打,還要打出“組合拳”。除監管部門努力外,各市場參與(yu) 主體(ti) 也要共同抵製和監督。平台方要壓緊壓實主體(ti) 責任,不斷更新技術手段,精準識謠止謠,把好謠言擴散源頭關(guan) ;投資者要提升依法維權意識,遇到惡意造謠者,該投訴就投訴,該舉(ju) 報就舉(ju) 報,該索賠就索賠;上市公司要對不實信息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主動加強信息披露,讓謠言止於(yu) 公開、止於(yu) 透明。
股市“小作文”之所以屢禁不絕,還在於(yu) 部分投資者願意信之、追之,認為(wei) “謠言即真相”,這客觀上為(wei) “小作文”提供了生存土壤。投資者要修好自我保護的功課,堅持獨立思考,麵對漫天飛舞的小道消息,少一些不假思索的跟風,多一份“讓子彈飛一會(hui) 兒(er) ”的定力,避免被各類不實信息帶偏了炒股的正確“姿勢”,掉進別人精心編織的陷阱裏。
唯有監管部門堅決(jue) 出手、平台方精準篩查、投資者清醒認知,像嗬護眼睛一樣嗬護市場環境,不給股市“小作文”留有生存空間,才能還資本市場一片海晏河清,守住真實信披這條生命線。
李華林(來源:經濟日報)
李華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