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玩?從課本挖掘“寶藏景點”
近日,“‘研學遊’變成到此一遊”“‘清北研學遊’連校門都沒進去”等消息將“研學遊”推上風口浪尖。其實,想要“邊玩邊學”不用那麽(me) 卷,從(cong) 課本裏挖掘出“寶藏景點”,一家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不失為(wei) 暑期遊的好選擇。
暑期出遊熱度高漲,國內(nei) 旅遊市場開啟“高溫模式”。多家旅遊平台數據顯示,“親(qin) 子”“研學”“畢業(ye) 旅行”等搜索量大增,成為(wei) 暑期出遊熱門關(guan) 鍵詞。並且,各地出行需求集中釋放,中長途旅行比例增加。
近年來,人們(men) 對“遊學一體(ti) ”的熱情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研學旅行人數增至480萬(wan) 人次,2021年達到494萬(wan) 人次,2022年突破600萬(wan) 人次。今年以來,研學旅行表現出更加強勁的增長勢頭。
今年暑假,“課本遊”等特色旅遊產(chan) 品也成了最受歡迎的親(qin) 子遊產(chan) 品之一。去哪兒(er) 網數據顯示,初中生和小學生的家長更青睞“大人小孩都能兼顧”的旅遊方式,“課本遊”和“親(qin) 子遊”呈現出重合趨勢。
家長和孩子們(men) 一起“跟著課本中的事件、景色選擇出行地點”,實地感受課本中的文化背景和曆史典故——“課本遊”最大特色是將語文與(yu) 多學科結合,以旅行為(wei) “主題”,將文化、曆史、地理,用語文的獨特性串聯在一起,在遊玩形式上進行了創新。
課本中描繪的場景,展現著祖國各地特色的文化和旅遊資源,蘊藏著人們(men) 向往的“詩和遠方”。從(cong) 兵馬俑到白洋澱,從(cong) 壺口瀑布到黃河口,中小學課本裏藏著不少寶藏景點。
據媒體(ti) 報道,暑假期間,江西省內(nei) 多個(ge) 出現在中小學課本中的景點、曆史名人故鄉(xiang) ,成了“課本遊”的熱門旅遊資源。在撫州,家長和孩子們(men) 通過觀看沉浸式實景演出、參觀戲曲博物館等方式,加深了對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了解。南昌滕王閣景區也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實地領略在高中課本中學過的景點。
四川省汶川縣則推出了大禹華誕係列活動禹之印象——青少年“課本遊”活動,同學們(men) 既可以在大禹文化旅遊區實地學習(xi) 大禹生平;也能在大禹書(shu) 院聆聽文化專(zhuan) 家講授“大禹文化”主題課堂,還能夠在羌繡創作中心向羌繡非遺傳(chuan) 承人學習(xi) 羌族文化及羌繡製作技藝。
根據多家在線旅遊平台的暑期旅遊數據預測顯示,進入7月後含文化景點的“課本遊”線路受到關(guan) 注,相關(guan) 關(guan) 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480%。
文/本報記者 陳斯(來源: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