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豬價或溫和回升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21日,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jia) 格為(wei) 18.78元/公斤。“全國生豬價(jia) 格6月底7月初跌至今年以來低位。”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北京畜牧獸(shou) 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說。
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監測,今年1月份以來,全國豬價(jia) 低位震蕩,生豬價(jia) 格震蕩探底,豬肉價(jia) 格持續下跌。生豬價(jia) 格自5月第1周開始低於(yu) 上年同期,7月第2周為(wei) 14.19元/公斤,同比下跌36.8%,較年初價(jia) 格下跌17.9%。豬肉價(jia) 格從(cong) 1月第1周31.36元/公斤跌至7月第2周的23.26元/公斤,7月第2周同比下跌31.0%,較年初價(jia) 格累計下跌25.8%。
朱增勇表示,今年上半年,養(yang) 殖者每出欄一頭生豬,平均虧(kui) 損在150元左右。隨著豬價(jia) 下跌,1月中下旬生豬價(jia) 格降到成本線以下。2月份開始進入全麵虧(kui) 損,截至6月份連續4個(ge) 月呈現小幅虧(kui) 損。
豬價(jia) 為(wei) 何持續低迷?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原因有二:一是供給充裕,二是消費淡季。
北京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告訴記者,7月10日至16日,北京新發地日均上市白條豬1743.71頭,而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為(wei) 1644.86頭,同比增加6.01%。
據統計局最新數據,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37548萬(wan) 頭,同比增加961萬(wan) 頭,增長2.6%;豬肉產(chan) 量3032萬(wan) 噸,同比增加93萬(wan) 噸,增長3.2%,其中二季度同比增加4.6%,明顯高於(yu) 一季度的1.9%。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3517萬(wan) 頭,同比增加460萬(wan) 頭,增長1.1%;環比增加423萬(wan) 頭,增長1.0%。全國能繁殖母豬存欄4296萬(wan) 頭,同比增加19萬(wan) 頭,增長0.5%;環比減少9萬(wan) 頭,下降0.2%。
朱增勇表示,生豬產(chan) 能仍然處於(yu) 高位。今年以來,生豬定點屠宰企業(ye) 生豬屠宰量保持高位水平,1月份至5月份累計屠宰13495萬(wan) 頭,同比增長9.9%,其中5月份屠宰量同比增長11%,4月份和5月份生豬屠宰量幾乎與(yu) 2022年和2023年春節消費旺季時屠宰量相當。
從(cong) 供給端看,1月份至6月份豬肉進口94萬(wan) 噸,同比增長16.5%。從(cong) 需求端看,隨著氣溫升高,二季度豬肉消費進入淡季,疊加暑期,盡管消費需求好於(yu) 上年同期,但仍然總體(ti) 較清淡。生豬供給量持續處於(yu) 高位而消費逐漸季節性下降,導致豬價(jia) 7月初下降至今年以來的低位。
消費清淡直接影響上市量。劉通告訴記者,雖然新發地7月10日至16日日均上市白條豬多於(yu) 去年同期,但與(yu) 7月3日至9日相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在上市量趨於(yu) 平穩以後,白條豬批發平均價(jia) 也保持穩定。7月10日至16日,北京新發地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白條豬每日平均價(jia) 波動幅度很小,最高價(jia) 為(wei) 16.55元/公斤,最低價(jia) 為(wei) 16.20元/公斤,最高價(jia) 比最低價(jia) 高出2.16%。而7月3日至9日,最高價(jia) 為(wei) 17.05元/公斤,最低價(jia) 為(wei) 16.30元公斤,最高價(jia) 比最低價(jia) 高出4.60%。
當前,生豬養(yang) 殖全行業(ye) 虧(kui) 損,豬價(jia) 後期走勢如何備受行業(ye) 關(guan) 注。朱增勇認為(wei) ,下半年豬價(jia) 或將溫和回升。依據是今年全國母豬產(chan) 能逐漸調減,一季度仔豬供給量環比有所下降,預計三季度供過於(yu) 求的局麵將會(hui) 緩解。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於(yu) 7月14日啟動第二批中央儲(chu) 備凍豬肉收儲(chu) 工作,有利於(yu) 豬價(jia) 止降回升。“預計7月底全國豬價(jia) 將會(hui) 觸底後緩慢回升。四季度處於(yu) 消費旺季,或將支撐豬價(jia) 處於(yu) 相對較好水平。”朱增勇說。
黃俊毅
(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