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綜述:十年一去不返 台民間思考“反服貿”所關閉機會之窗

發布時間:2023-07-26 16: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劉舒淩)重啟兩(liang) 岸服貿協議近來在台灣持續引發討論,民進黨(dang) 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等官員在包括接受質詢在內(nei) 等不同場合一再宣稱,現在再來講重啟服貿,不是一個(ge) 好選擇。官方不後悔,民間卻有清醒的聲音,指“反服貿”讓台灣錯過了紓解經濟困境的重要契機。

  2013年6月,海協會(hui) 和台灣海基會(hui) 在上海簽署《海峽兩(liang) 岸服務貿易協議》,但未能生效實施。據了解,在這十年中,台灣服務業(ye) 產(chan) 值平均年增長2.4%,低於(yu) 平均經濟成長率3.2%,GDP占比也從(cong) 2004年的66.1%降至2022年的60.8%,服務業(ye) 就業(ye) 人口比重反而上升。同期,大陸迎來服務貿易的“黃金十年”,自2012年起服務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世界排名連續8年居世界第二,服務貿易進口額連續9年居世界第二。

  十年已成蹉跎,近來因在野黨(dang) 提出重啟服貿議題,台灣民間展開新一輪討論。島內(nei) 服務業(ye) 錯失的機會(hui) ,輿論大致認為(wei) 有兩(liang) 大方麵,一是,多個(ge) 行業(ye) 被拘束於(yu) 本地相對狹小的市場,過度競爭(zheng) 導致低薪問題難解,當局引進外籍勞工的措施又帶來“陷入惡性循環”的擔憂,競爭(zheng) 力大幅消磨。二是,大陸市場開放程度已穩步提升,台灣服務業(ye) 者今後加入,門檻大幅升高。台灣政治大學經濟係教授林祖嘉就指出,2013年台方(在服貿協議中)獲得金融、物流、醫療等業(ye) 別較多開放措施的益處,依現在標準已非優(you) 惠。

  針對重啟服貿議題,民進黨(dang) 方麵搬出十年前強調“開放將衝(chong) 擊台灣十大服務業(ye) ”等老調,反擊在野黨(dang) 及持有此觀點的財經、學界人士。不過,與(yu) 服貿協議同屬《海峽兩(liang) 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一部分的早期收獲清單,十年來有效運作並惠及中小企業(ye) 、農(nong) 漁民,台灣產(chan) 業(ye) 界及民間人士有對比、有話說。

  國務院台辦今年六月公布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底,大陸在ECFA框架下,已累計對台減免關(guan) 稅85.2億(yi) 美元,台灣有61家金融企業(ye) 和2065家非金融企業(ye) 利用早期收獲清單等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另據台灣海關(guan) 部門逐月公布的最新數據,ECFA自2011年1月至2023年2月實施期間,台灣對大陸出口獲得減免關(guan) 稅約94.83億(yi) 美元,大陸對台灣出口獲得減免關(guan) 稅約為(wei) 9.97億(yi) 美元。對於(yu) 減免額度約九比一的落差,民進黨(dang) 方麵心裏清楚早收清單帶來的實質利益,尤其對於(yu) 中小企業(ye) 、農(nong) 漁民群體(ti) 的幫助,盡管在野黨(dang) 、民間輿論一再奚落,重新執政7年來都不願主動中止ECFA。

  那麽(me) ,應如何理解民進黨(dang) 當下怯於(yu) 麵對重啟服貿議題?綜合台灣輿論尤其財經人士分析,不外兩(liang) 層原因,其一,新冠疫情期間,台灣製造業(ye) 出口持續暢旺,讓民進黨(dang) 方麵政客以及一些專(zhuan) 家相信台灣並不需要依賴大陸市場,也無視服務貿易對於(yu) 未來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作用。其二,2024年台灣地區兩(liang) 項選舉(ju) 將屆,七年多來種種施政不力激發諸多民怨,搬出“反服貿”“去中”的陳腐主張,他們(men) 期盼意識形態的對立升高有助於(yu) 穩住立場偏激的基本教義(yi) 派支持者。

  民進黨(dang) 當局或認為(wei) ,有關(guan) 重啟服貿議題尚不能對其構成政治挑戰、台灣社會(hui) 對於(yu) 兩(liang) 岸經貿合作利弊還沒有清晰共識。不過,現實生活中,服務業(ye) 增長停頓、薪資增長遲緩,是台灣六成受雇勞工必須麵對的難題。也因此,島內(nei) 有識者不斷呼籲各方重新審視這一結構性問題,以解決(jue) 台灣年輕人的無力感和少子化危機。(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