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國

發布時間:2023-07-31 10:51:00來源: 經濟日報

  對於(yu) 曼恩來說,要發展低碳可持續解決(jue) 方案業(ye) 務,中國市場是最佳選擇。因為(wei) 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中國經濟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並以更高水平開放吸引外資企業(ye) 來投資,這些因素對曼恩很有吸引力。

  曼恩能源方案集團總部位於(yu) 德國,在全球有120多家工廠以及約14000名員工,經營業(ye) 務涵蓋發動機和船用係統、發電廠、透平機械等領域。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在華投入力度,目前有30%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近日,曼恩能源方案集團首席執行官烏(wu) 維·勞伯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ti) 之一,也是曼恩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隨著中國穩步推進“雙碳”目標,公司在低碳領域的技術和產(chan) 品將在中國獲得廣泛的應用和發展空間。

  2007年,曼恩機械有限公司在江蘇常州成立,這是曼恩能源方案集團在歐洲以外的第一家生產(chan) 基地。此後,曼恩持續深化在華投資布局力度,發展專(zhuan) 利合作,目前在中國已有7家低速機專(zhuan) 利合作夥(huo) 伴和6家中速機專(zhuan) 利合作夥(huo) 伴,並提供一係列售後業(ye) 務。

  “從(cong) 公司的組織架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對於(yu) 我們(men) 的重要性。公司在上海設立亞(ya) 太區總部,管理職能輻射整個(ge) 亞(ya) 太地區。常州生產(chan) 基地不僅(jin) 有能力生產(chan) 服務中國市場的產(chan) 品,也能夠生產(chan) 國際市場所需要的產(chan) 品。”烏(wu) 維·勞伯表示,對跨國公司來說,在中國市場加強本土化戰略十分必要。

  2022年底,曼恩在中國推出“重之所趨,零碳未來”發展戰略,並提出到2030年為(wei) 新造船的每個(ge) 產(chan) 品組合提供碳中和解決(jue) 方案,可持續技術和解決(jue) 方案將占公司業(ye) 務的大部分,將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50%。

  烏(wu) 維·勞伯表示,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的發展共識,也是曼恩的戰略選擇。對曼恩來說,要發展低碳可持續解決(jue) 方案業(ye) 務,中國市場是最佳選擇。因為(wei) 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中國經濟也正邁向高質量發展,並以更高水平開放吸引外資企業(ye) 來投資,這些因素對曼恩很有吸引力。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國,為(wei) 我們(men) 向低碳和新能源領域轉型的計劃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我們(men) 一個(ge) 重要業(ye) 務是通過綠氫燃料推動航運業(ye) 綠色發展,而中國航運業(ye) 在全球處於(yu) 領先位置。另外,在政策層麵,也可以看到中國政府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決(jue) 心。”烏(wu) 維·勞伯說。

  烏(wu) 維·勞伯介紹,目前,曼恩致力於(yu) 在多個(ge) 領域提供可持續能源解決(jue) 方案:第一是使用綠氫和合成燃料;第二是綠色發動機,公司提供可以使用合成天然氣或甲醇等多種合成燃料的綠色發動機,並計劃在2024年向市場推出氨燃料發動機;第三是將使用重油的發動機改造升級為(wei) 使用綠色燃料運行的發動機,以滿足航運業(ye) 對綠色轉型的要求,減少現有船隊的碳排放;第四是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幫助一些工業(ye) 部門降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帶來的影響;第五是綠色能源技術驅動的熱泵。

  談及對中國經濟複蘇前景的看法,烏(wu) 維·勞伯表示,新冠疫情給各國經濟帶來了巨大衝(chong) 擊,經濟複蘇並不能一蹴而就,但與(yu) 全球其他經濟體(ti) 相比,中國經濟複蘇較為(wei) 迅速,未來也有巨大發展潛力。

  烏(wu) 維·勞伯認為(wei) ,中國一直秉持開放態度,在推動自身經濟發展的同時積極尋求國際合作,這對曼恩等外資企業(ye) 來說非常重要。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在中國進行必要投資,招聘更多本地工作人員。

  “我認為(wei) ,未來中國和德國在能源解決(jue) 方案等領域可以加強合作。我們(men) 與(yu) 中國客戶之間不僅(jin) 僅(jin) 是買(mai) 賣關(guan) 係,更是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如果能夠將這種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長久化,將會(hui) 實現更快發展,這對兩(liang) 國來說更是一種共贏。”烏(wu) 維·勞伯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