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重慶市沙坪壩區“和順茶館”:三治融合新場景,為民服務出實效

發布時間:2023-08-01 11:20:00來源: 法治日報

  茶館在川渝地區是最常見的休閑去處,在重慶市沙坪壩區回龍壩鎮聚龍城社區,一間非民辦“和順茶館”成為(wei) 當地百姓的新寵:除了喝茶聊天,茶館還融合了各職能部門下沉社區的十幾個(ge) 辦公室功能。政策宣講、糾紛調解、法律谘詢……一杯清茶間,社區裏那些難辦、急辦的事總能得到妥善解決(jue) 。

  “走,‘和順茶館’今天下午有法律知識講座,聽講座啦!”

  “樓上住戶漏水嚴(yan) 重,我要去茶館講講理!”

  在聚龍城社區居民網格群裏,經常有這樣的對話。

  該社區為(wei) 征地拆遷後純安置小區,成立不到7年。為(wei) 了從(cong) 源頭上減少群眾(zhong) 矛盾糾紛,更好為(wei) 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回龍壩鎮一直努力織密織緊治理網格,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真正做到“惠民有感”。

  深化居民自治,社區更和諧

  “和順茶館”定期開設“百姓議事會(hui) ”和“民意收集站”針對居民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邀請社區黨(dang) 員、群眾(zhong) 、鄉(xiang) 賢、社工等各界人士共商共議共解並收集反饋,讓社區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辦好”。社區居民通過“百姓議事會(hui) ”提出“小區內(nei) 寵物狗隨地大小便,嚴(yan) 重汙染了小區的環境衛生,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社區有關(guan) 部門立即組織兩(liang) 個(ge) 小區物業(ye) 對小區內(nei) 寵物狗實行規範管理,同時加強文明宣傳(chuan) ,建立社區物業(ye) 考評管理製度,讓居民關(guan) 切真正得到關(guan) 注和落實。

  回龍壩鎮聚龍城社區“和順茶館”營業(ye) 至今,共收到民情民意800餘(yu) 條,解決(jue) 群眾(zhong) 身邊事480件,舉(ju) 辦百姓議事會(hui) 50場,切實踐行了聽民聲、知民心、解民困。同時,在茶館的“和順家”還開設了一個(ge) 積分兌(dui) 換超市,設計專(zhuan) 用於(yu) 基層治理積分兌(dui) 換的“和順券”,群眾(zhong) 每參與(yu) 一次義(yi) 務勞動,可積20分;協助解決(jue) 一項調解任務,可積20分;幫扶一名貧困戶或困難家庭,可積20分……“我真沒想到,這次能兌(dui) 換這麽(me) 多獎品,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不用花錢買(mai) 了……”居民胡代珍拿著一大包生活用品,笑嗬嗬地說,這是她積極參與(yu) 社區公益活動獲得的積分兌(dui) 換的。

  增強法治保障,居民更舒心

  “在基層治理的路途中,法治是最後的防線。”茶館負責人說,“和順茶館”為(wei) 基層法治提供了一個(ge) 強有力的平台,聚合公檢法司等法治力量下沉社區,從(cong) 組建法治隊伍、提供法治“茶點”、設立巡回法庭等多方麵讓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執行力更強,為(wei) 居民提供“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的服務,享受專(zhuan) 業(ye) 的法律調解、法律谘詢。

  “謝謝您何書(shu) 記,我的事兒(er) 最近讓您費了不少心,幫我消除孩子們(men) 之間的隔閡,修複了關(guan) 係,真的很感謝您。”年逾八旬的劉英碧緊緊握著聚龍城社區書(shu) 記何麗(li) 娟的手向其表達謝意。今年1月29日,轄區劉家五兄妹因其母親(qin) 劉英碧老人的贍養(yang) 問題發生糾紛,劉家老大認為(wei) 其承擔贍養(yang) 義(yi) 務過多,其他兄妹未盡到贍養(yang) 義(yi) 務,兄妹五人多次協商無果,產(chan) 生肢體(ti) 衝(chong) 突,於(yu) 是來到社區“和順茶館”求助,社區何書(shu) 記在安撫當事人情緒的同時,立即向司法所尋求幫助。當天下午,一支由行政調解、鄉(xiang) 賢調解、司法調解等組成的“和順調解員”齊聚在“和順茶館”共同化解此事。調解過程中,和順調解隊伍從(cong) 法律、倫(lun) 理、親(qin) 情等層麵與(yu) 劉某五名子女交流談心,並結合典型案例釋法說理,通過親(qin) 情感化、情理勸導,最終達成調解協議,雙方冰釋前嫌。

  激發德治活力,服務更貼心

  “和順茶館”設置“和順大講堂”、“初心課堂”等“茶點”,每周固定時間邀請道德模範、社區能人等先進典型在茶館內(nei) 擺設講堂,開授技能培訓、文化宣講、初心回顧等課程。同時每周五下午的“和順舞台”,引導居民們(men) 自發創編快板、三句半、小品、歌舞、器樂(le) 等方式,編排《新包公斷案》《法在我心中》等文藝節目,在展示居民才藝的同時,也同時弘揚文明新風尚。“和順舞台”以豐(feng) 富多彩的藝術形式,生動演繹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跡,真實的故事、精彩的演出引發了居民朋友們(men) 的強烈共鳴,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大家深刻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在全社區營造崇尚禮遇典型的濃厚氛圍,樹立好人好報的社會(hui) 導向。

  2021年開始運營的“和順家”是茶館為(wei) 了解決(jue) 轄區老年人吃飯難題的社區食堂,這裏桌椅擺放整齊,環境十分整潔,供應的菜品豐(feng) 富,種類齊全。家住興(xing) 隆苑安置小區的84歲獨居老人熊誌奇是“和順家”的常客,他說,由於(yu) 平時獨居,很少自己做飯,午飯基本在社區食堂解決(jue) 。“這裏的飯菜種類豐(feng) 富,幹淨衛生,隻花10元錢就可以吃到‘一葷兩(liang) 素+一飯一湯’的營養(yang) 午餐,而且針對我們(men) 這種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有一頓減免2元錢的優(you) 惠政策,真的很方便、很實惠。”熊誌奇說,以前老是為(wei) 一日三餐發愁,不僅(jin) 精力跟不上,而且煮多一點就會(hui) 浪費,現在吃飯的問題終於(yu) 得到了解決(jue) 。

  小場景大格局,小服務大民生。“和順茶館”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深化“黨(dang) 建紮樁,治理結網”工程,通過生活化場景治理,充分融合發揮自治、法治、德治作用,讓社區煥發勃勃生機,成為(wei) 居民的溫馨家園。

  “這樣的‘和順茶館’已經覆蓋到了沙坪壩區各個(ge) 鎮街,已然形成整體(ti) 效應,實現了在服務群眾(zhong) 中團結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進而帶領群眾(zhong) ,讓全區基層社會(hui) 治理更有溫度、更具精度、更顯廣度。”沙坪壩區委政法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和順茶館”已入選2022年全國社會(hui) 治理創新案例,全區“和順茶館”已累計服務群眾(zhong) 超12萬(wan) 人,開展政策宣講、普法宣傳(chuan) 、愛心活動3000餘(yu) 場次,開展法律服務1000餘(yu) 場次、便民自助服務4000餘(yu) 次,化解矛盾糾紛3400餘(yu) 件。(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