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問需於民,畫好美好生活“幸福圈”(縱橫)

發布時間:2023-08-02 10:55:00來源: 人民日報

  不久前,商務部等13部門印發《全麵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以下簡稱《計劃》),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城市推動多種類型的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

  2021年以來,全國有80個(ge) 城市參與(yu) 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截至今年6月底,試點城市累計建設便民生活圈2057個(ge) ,直接服務社區居民4201萬(wan) 人。此次《計劃》從(cong) 優(you) 化商業(ye) 網點布局、創新社區消費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等方麵,對“圈”內(nei) 生活提出更詳盡的規劃,不斷滿足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問需於(yu) 民,畫好美好生活“幸福圈”。新小區周邊配套是否齊全,老小區附近菜場是否更新,養(yang) 老機構、社區食堂、托兒(er) 所是否滿足“一老一幼”需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需要下足繡花功夫,因地製宜、因圈施策,摸清“有什麽(me) 、缺什麽(me) ”,科學編製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方案,研究“補什麽(me) 、如何補”,努力把居民“需求清單”轉化為(wei) “滿意賬單”。

  科技賦能,打造便民服務“智慧圈”。隨著“互聯網+”飛速發展,科技成果日益融入尋常百姓家。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清源社區把菜市場開到“雲(yun) 端”,通過線上預約、農(nong) 場配置、線下送貨方式,為(wei) 居民提供優(you) 質生鮮產(chan) 品。浙江省衢州市春江月小區為(wei) 老人配備智能手環,用於(yu) GPS定位、心率和血壓監測。鼓勵應用各種新興(xing) 技術,創新發展線上交易、智能結算、遠程醫療等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拓展便民生活圈應用場景,才能提高生活圈的智能含量。

  優(you) 化布局,構建經濟發展“活力圈”。社區商業(ye) 消費的頻次高、客流穩定,投資門檻較低、經營方式靈活,是活躍市場經濟、吸納就業(ye) 創業(ye) 的重要力量。支持經營主體(ti) 特色化、多元化發展,科學規劃商業(ye) 網點布局、動態調整業(ye) 態結構,讓聯通經濟社會(hui) 的“毛細血管”更加通暢,有助於(yu) 為(wei) 經濟發展的“肌體(ti) ”增添更多活力。

  (摘編自《安徽日報》,原題為(wei) 《便利“入圈”方能幸福“出圈”》)

  徐 海

  徐 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