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文化產業園如何發展 高校師生“出謀劃策”

發布時間:2023-08-14 11:3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文化產(chan) 業(ye) 園如何發展 高校師生“出謀劃策” 首批招募約200名大學生“園區體(ti) 驗官”

  脫硫塔改造成的時尚畫廊可以舉(ju) 辦藝術展覽、裂解爐經過空間再生產(chan) 如今是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大型活動的秀場、北京僅(jin) 存的大型煤氣儲(chu) 罐變身發布廳……8月12日下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傳(chuan) 媒大學的20餘(yu) 名師生來到朝陽區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以下簡稱751園區),在751園區副總經理、北京戲劇嘉年華發起人嚴(yan) 明丹的帶領下參觀了解園區的改造和消費業(ye) 態布局。

  沉浸式感受現代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魅力

  在當天的活動中,三所高校的師生走進正在舉(ju) 辦戲劇嘉年華的751園區,從(cong) 園區的標誌性場所火車頭廣場一路前行,並不時進入劇場、設計品商店等空間場所,沉浸式感受北京現代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的魅力。

  帶有時代印記的各種工業(ye) 遺存、原汁原味保存下來有待改造的火車車廂、隨處可見充滿設計感的雕塑,以及各具特色的劇場、餐廳……走在751園區中,濃濃的藝術氣息撲麵而來。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係研二學生周楚昱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以前覺得文創園區都差不多,這一次751園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men) 選擇了劇目這樣的形式來運營,而且戲劇和場館的結合也別具特色。我們(men) 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平時主要專(zhuan) 注於(yu) 空間設計,這次參觀走訪讓我對園區空間設計與(yu) 後續運營之間的關(guan) 係有了更多思考。”

  針對園區經營發展 高校師生提出多條建議

  參觀之後,高校師生還和751園區負責人坐下來交流,針對園區轉型發展和經營管理的痛點難點問題展開討論。北京到底需要什麽(me) 樣的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園區未來如何發展才能更持久?這些是雙方都關(guan) 心的問題。聽完負責人介紹751園區的“前世今生”,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播音主持專(zhuan) 業(ye) 學生孫凱文表示,在從(cong) 工廠大院發展成為(wei) 北京新文化地標的過程中,最關(guan) 鍵的是讓藝術氣息和後工業(ye) 完美融合。為(wei) 響應國家恢複和擴大消費的號召,他建議今後園區可以考慮擴大受眾(zhong) 群體(ti) ,比如對藝術有好奇心的青少年。

  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向勇為(wei) 751園區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今後可將園區發展的曆史性和經典性更好地闡釋出來;強化園區作為(wei) 新公共文化空間的功能,嚐試開拓微型圖書(shu) 館、美術館、戲劇館等多種提升公眾(zhong) 舒適度的空間;同時關(guan) 注新文創項目的生態孵化問題。收到師生的建議,嚴(yan) 明丹高興(xing) 地表示:“同學們(men) 和學者們(men) 給了很多思考,對於(yu) 我們(men) 在產(chan) 業(ye) 界做實踐的人來說很有啟發。”

  約200名大學生成為(wei) “園區體(ti) 驗官”

  據了解,2023園區行包括“園區導師團”“園區小助教”“園區體(ti) 驗官”三項活動。其中,“園區導師團”邀請了10名高校專(zhuan) 家學者擔任導師,定期到園區調研指導,開展專(zhuan) 項服務。“園區小助教”招募50位文化產(chan) 業(ye) 、新聞傳(chuan) 播、經濟管理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大學生作為(wei) 小助教,在導師帶領下進行專(zhuan) 題調研和崗位實踐,形成研究成果報告。

  據介紹,活動首批招募約200名大學生作為(wei) “園區體(ti) 驗官”,到園區參加文化體(ti) 驗、文化傳(chuan) 播和崗位實踐。今年7月至10月期間,“園區行”將陸續組織開展最美園區體(ti) 驗季活動,吸引學生在園區開展崗位實踐,同時體(ti) 驗並參與(yu) 園區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並鼓勵師生利用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shu) 等新媒體(ti) ,用自己的文化體(ti) 驗講述北京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

  內(nei) 存

  7所在京高校師生“進駐”文化產(chan) 業(ye) 園

  園區行活動是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網信辦主辦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之一。“園區行”自5月啟動以來,近300名來自北大、清華等7所在京高校的師生將通過不同的活動“進駐”文化產(chan) 業(ye) 園,為(wei) 園區建設發展出謀劃策。

  本組文/本報記者 雷嘉

  (北京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