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反對“新冷戰”,國際社會必須行動起來
如果把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在政治外交、國際經貿及軍(jun) 事三大領域的動態放到一起看,會(hui) 有令人不安的發現。本周,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將在美國總統度假地戴維營專(zhuan) 門舉(ju) 行首腦會(hui) 談,這種形式的峰會(hui) 在三國曆史上還是首次,其針對中國的一麵已不加掩飾;另據日本媒體(ti) 報道,本周日本和美國還將同意聯合打造反導攔截彈,“以對抗中國、俄羅斯和朝鮮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而拜登不久前剛簽署的“對華投資限製”行政命令,其負麵影響正在蔓延發酵。
美國的以上行動及政策措施,無一不帶著濃厚的“新冷戰”色彩,並呈現出很強的延續性和不斷升級加碼的勢頭。是不是“新冷戰”思維或行動,可通過以下四個(ge) 標準來鑒別:一、看它是對抗性的零和博弈,還是合作性的互利共贏;二、看它是以意識形態劃界,還是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和平共處;三、看它是搞拉幫結派推動陣營對抗,還是開放包容、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四、看它對被它視為(wei) 競爭(zheng) 對手的國家是遏製打壓,還是在國際規則和原則範圍內(nei) 進行良性競爭(zheng) 。對照一下,答案不言自明。
就在美國發動“新冷戰”的鼓點越來越密集、硝煙味越來越嗆鼻的時候,拜登總統和華盛頓大員們(men) 卻在各種場合強調,美國“不尋求一場新冷戰”“必須拒絕新遏製”“吸取冷戰的教訓,同時拒絕其邏輯仍然適用的想法”。這形成了一種奇怪的場麵,美國的行為(wei) 和表態之間,美國的自我評價(jia) 和外界對它的真實印象之間,不隻是背離,甚至是對立的。這還不僅(jin) 是美國虛偽(wei) 或沒有自知之明的問題,它裏麵埋藏著巨大的隱患。
至少有兩(liang) 種可能。第一種是美國知道自己在搞“新冷戰”,並且還清楚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堅決(jue) 反對、強烈擔憂“新冷戰”。換句話說,美國意識到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因此是決(jue) 不會(hui) 承認的,他們(men) 會(hui) 給自己的行為(wei) 貼上一個(ge) 新的標簽以迷惑世人。第二種是美國事實上發動了“新冷戰”,但它真的不認為(wei) 自己搞的是“新冷戰”,這將比第一種情況的後果更嚴(yan) 重。因為(wei) 美國不但不會(hui) 反思掉頭,反而從(cong) 自我催眠中獲得了更強的“道義(yi) 驅動”。為(wei) 了讓美國從(cong) 裝睡或真睡中醒過來,國際社會(hui) 都需要加強對美國發動“新冷戰”的抵製和批判,並加緊行動起來。
不管美國外交戰略決(jue) 策者口頭上怎麽(me) 說,包括心裏怎麽(me) 想,他們(men) 的身體(ti) 都是誠實的。當遇到國際事務的難題,特別是麵對與(yu) 美國的實力差距不大且政治文化迥異的國家,他們(men) 都習(xi) 慣性、不自覺地參照冷戰經驗,有時就是直接套用冷戰的手段,始終沒有摘下那一副“冷戰眼鏡”去看待早已發生巨變的世界和時代。即使他們(men) 可能也知道,這是錯誤的、危險的。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冷戰曆史已經成為(wei) 限製美國人看待世界的緊身衣,包括“很難理解朋友和敵人之間的灰色地帶”“讓美國與(yu) 競爭(zheng) 對手的談判看起來有著難以置信的高風險”“很難想象軍(jun) 事化程度較低的外交政策”等等。對曆史和現實的誤解越深,冷戰思維對美國外交戰略決(jue) 策者的限製和誤導就越強。二元對立思維,不可能理解多極化世界的複雜性和豐(feng) 富性,對未來的想象力同樣嚴(yan) 重匱乏。以此製定出來的外交戰略和路線,已經對國際政治的現實造成扭曲。
更具體(ti) 地說,華盛頓錯誤地理解了曆史,也錯誤地判斷了時代,更在誤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新冷戰”的破壞力將是世界級的,全人類的命運正站在一個(ge) 十字路口。美國政治精英可能認為(wei) 美國是冷戰的贏家,這存在爭(zheng) 議,但確定無疑的是,美國不可能是“新冷戰”的贏家,它必須要為(wei) 今天的選擇負曆史責任。(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