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澄邁鄉村見聞: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海南澄邁8月15日電 題:海南澄邁鄉(xiang) 村見聞:特色農(nong) 業(ye)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者陳英清
8月14日,“奮進自貿港 譜寫(xie) 新篇章”2023年全國重點媒體(ti) 海南行暨交流推介活動采訪團走進海南省澄邁縣,了解該地如何通過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走進澄邁縣加樂(le) 鎮長嶺村委會(hui) 效古村,成片沉香樹木映入眼簾。“目前效古村沉香種植麵積為(wei) 1280多畝(mu) ,種植品種為(wei) 白木香樹、奇楠香樹。”澄邁加樂(le) 雅尚沉香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法人蔡親(qin) 信說,沉香樹渾身是寶,“它的樹葉可用來製茶,經過人工打孔造香的邊角料可用來製成沉香粉,沉香還可做成工藝品售賣,進行深加工煉製沉香精油等。”
近年來,效古村圍繞沉香,構建沉香育苗、種植、加工、展銷等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村和產(chan) 業(ye) 鏈條。“已研發生產(chan) 沉香線香、佛珠、手鏈、沉香油、沉香茶等36種產(chan) 品,現有沉香產(chan) 品價(jia) 值2000多萬(wan) 元。”蔡親(qin) 信說,2014年澄邁加樂(le) 雅尚沉香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下稱合作社)成立,致力從(cong) 事沉香種苗培育、人工造香、加工製品、超高工藝煉油等業(ye) 態。“目前合作社年銷售額達800多萬(wan) 元,帶動36名村民就業(ye) 增收,月收入2600元。”
“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村民出土地入股,合作社出資金和技術,產(chan) 生效益後進行五五分賬,同時聘用村民幹零活,按150元一天結算工錢,村民還可用現金投資合作社,每年按投入金的8%分紅。”蔡親(qin) 信說,除此之外,還結合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依托本土特色沉香優(you) 勢資源,先後建成效古沉香園和沉香展覽館等,打造沉香產(chan) 業(ye) 文化旅遊,“自合作社成立以來,接待遊客達10萬(wan) 人,總營業(ye) 收入約2700萬(wan) 元。”
澄邁縣仁興(xing) 鎮林地麵積約35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88%,其中橡膠林地約22萬(wan) 畝(mu) 。為(wei) 打破單一經濟模式,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當地政府因地製宜,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打造“林-菌”模式示範基地。
“目前,仁興(xing) 鎮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占地468畝(mu) ,在橡膠林間種植虎奶菇、虎乳靈芝、紅托竹蓀等食用菌。”海南金麥穗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嚴(yan) 獻洪說,2022年臨(lin) 時用工1400多人次,臨(lin) 時工每人每天收入135元。
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不僅(jin) 經濟效益好,社會(hui) 效益和生態效益也很突出。嚴(yan) 獻洪介紹,虎乳靈芝每年可種植2輪,一畝(mu) 林地一年利潤可達3萬(wan) 元左右。“林-菌”複合種植模式可增加林間土壤微生物及有機質,能有效改良土壤,反哺橡膠樹。除此之外,菌包生產(chan) 的原材料來自當地的秸稈、木屑、玉米芯等農(nong) 業(ye) 廢料,能有效解決(jue) 當地農(nong) 業(ye) 垃圾問題,做到循環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
仁興(xing) 鎮林下種植食用菌項目采取“鎮政府+村委會(hui) +企業(ye) ”的合作模式,村委會(hui) 通過“資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及“每年固定還本+固定分紅”的形式,依托中國熱帶農(nong) 業(ye) 科學院科研平台、公司技術團隊,對項目進行生產(chan) 經營,實現食用菌產(chan) 銷一體(ti) 化。“每年有6%的固定分紅分到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嚴(yan) 獻洪說。
嚴(yan) 獻洪介紹,打造500畝(mu) 橡膠林下食藥用菌種植基地,可為(wei) 當地創收土地租金約20萬(wan) 元每年,提供不低於(yu) 3萬(wan) 人次每年臨(lin) 時用工。該公司計劃於(yu) 2023年年底投資2000萬(wan) 元擴建570畝(mu) 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2024年投資約1500萬(wan) 元,建設菌包生產(chan) 車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