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農業大省河南再頒“農民評職稱”新舉措

發布時間:2023-08-17 10: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鄭州8月16日電 (記者 劉鵬)中國農(nong) 業(ye) 大省河南官方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及,將持續推進“農(nong) 民評職稱”。

  職稱評定是反映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學術成就的主要標誌。近年來,隨著中國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進步及不少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的“新農(nong) 人”投身農(nong) 村,農(nong) 民正從(cong) 一種身份悄然轉變為(wei) 一種職業(ye) 。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鼓勵各地開展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定試點。此後,吉林、山東(dong) 、浙江多地紛紛試水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定工作。

  人口大省、農(nong) 業(ye) 大省河南也不例外,早在2007年,河南就曾出台《河南省農(nong) 民技術人員職稱評定實施意見》;2020年又出台了《河南省農(nong) 業(ye) 係列職稱申報評審條件(試行)》;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成了該省唯一一個(ge) 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審試點城市。同年,有44人獲得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中級職稱。

  年近六旬的陳付枝是漯河市一家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負責人,作為(wei) “田秀才”的她於(yu) 2022年申報了農(nong) 民職稱評審。當嶄新的證書(shu) 捧到手裏時,隻有高中文化的陳付枝不敢相信種紅薯也能“種”出中級職稱。有了新身份後,陳付枝開講座、搞培訓,把新政策、新知識帶給周邊更多的村民。

  數據顯示,近年來,河南省每年參評農(nong) 業(ye) 係列和農(nong) 業(ye) 科研係列職稱的人數均呈上升趨勢。截至2022年11月,該省已有逾百名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獲得農(nong) 業(ye) 係列副高級職稱。

  上述通知稱,為(wei) 創新鄉(xiang) 村人才評價(jia) 機製,激勵農(nong) 村優(you) 秀人才更好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助力農(nong) 業(ye) 強省建設,河南省政府決(jue) 定在全省開展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定工作。評定範圍和對象包括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為(wei) 職業(ye) ,從(cong) 事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服務的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業(ye) 企業(ye) 中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以及返鄉(xiang) 創業(ye) 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退役軍(jun) 人等具有相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管理能力的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

  通常情況下,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參評者往往需要滿足學曆、論文、研究成果等“硬杠杠”。

  記者注意到,該通知不僅(jin) 降低了農(nong) 民參與(yu) 職稱評審的門檻限製,打破學曆、身份、層級、年限等條件限製,還暢通了職業(ye) 農(nong) 民職稱評審的渠道,評審範圍也更廣、更明晰。

  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人口與(yu) 社會(hui) 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東(dong) 輝1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該通知要求推進農(nong) 民職稱評定工作,不看學曆看資曆,不看論文看田地,有助於(yu) 為(wei) 職業(ye) 農(nong) 民創造發展空間,進一步激發農(nong) 業(ye) 人才紮根農(nong) 村、發展農(nong) 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