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基地城市長春加大力度打造自主創新源頭
中新網長春8月16日電 (譚偉(wei) 旗)長春市科技局局長於(yu) 柏生16日在長春介紹,該市製定的《聚焦科技創新驅動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本地轉化科技成果超過4000項、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超過6000家,實現“兩(liang) 個(ge) 翻兩(liang) 番”。
當天,長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向社會(hui) 介紹有關(guan) 情況。
於(yu) 柏生介紹,到2025年,長春計劃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達到240個(ge) 、科技企業(ye) 孵化器(眾(zhong) 創空間)達到260個(g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達到2000家,實現“三個(ge) 成倍增”;高新技術企業(ye) 數增至3300家、全市“科學研究與(yu) 試驗發展”(R&D)支出、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台數量、每萬(wan) 家企業(ye) 法人中科技型企業(ye) 數量等六項指標年平均增速實現10%以上快增長。
長春市還計劃支持重大科研平台建設,設立全國重點實驗室(學科類)重大專(zhuan) 項和能力建設專(zhuan) 項,省市聯合每年投入9000萬(wan) 元,連續支持5年。對現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組後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加大支持力度,打造自主創新源頭和原始創新策源地。
作為(wei) 中國的“汽車城”,長春聚焦做大做強汽車產(chan) 業(ye) ,將實施汽車重大科技專(zhuan) 項,單個(ge) 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wan) 元;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鏈發展需求,滾動實施一批科技專(zhuan) 項,單個(ge) 項目最高配置資金1000萬(wan) 元。
在支持創新人才方麵,長春市加快聚集院士頂尖智力資源。支持院士工作站建設,最高補助500萬(wan) 元。支持院士向在長企業(ye) 轉化科技成果,最高獎勵500萬(wan) 元;成果實現國內(nei) 首次產(chan) 業(ye) 化的,最高給予院士補助1000萬(wan) 元。
在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方麵,長春市重點加大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力度。鼓勵高校院所與(yu) 市、區聯合共建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明確產(chan) 業(ye) 方向,承接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對成果轉化效率高、效益顯著的園區,給與(yu) 重點支持,每年最高補助300萬(wan) 元,連續支持3年。重大項目一事一議。
此外,長春市還著力建設產(chan) 業(ye) 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在長高校院所技術、資源、人才優(you) 勢與(yu) 當地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深度融合,打造汽車電子、智能感知、光電與(yu) 智能、玉米產(chan) 業(ye) 等研究院。每個(ge) 研究院最高支持500萬(wan) 元。
於(yu) 柏生介紹,長春市將大力支持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完善概念驗證、項目篩選、孵化、推介、融資等機製,對中心和基地最高給予200萬(wan) 元補助,對具體(ti) 的項目,最高補助200萬(wan) 元。具有重大價(jia) 值的項目可連續支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