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居民消費後顧之憂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nong) 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you) 化消費環境六個(ge) 方麵提出20條具體(ti) 政策舉(ju) 措,旨在深入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you) 化,內(nei) 需拉動作用持續增強。上半年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110.8%,同比提高59.4個(ge) 百分點,其中最終消費貢獻率達77.2%,提高46.4個(ge) 百分點。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是讓居民“有錢可花”,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則是讓居民“有錢想花”“有錢敢花”。下階段,如何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是關(guan) 鍵。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最直接手段,而促進居民就業(ye) 又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關(guan) 鍵。與(yu) 一些階段性、臨(lin) 時性增收政策相比,促進居民就業(ye) 更能使居民對收入增長形成穩定預期,提高消費意願。各地應不斷創新、落實關(guan) 於(yu) 各類經營主體(ti) 的支持政策,充分發揮經營主體(ti) 穩崗拓崗的關(guan) 鍵性作用。同時,要強化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促進和服務,做好困難人員就業(ye) 幫扶,通過職業(ye) 技能培訓服務等,實現就業(ye) 提質增效,保障就業(ye) 人員權利。
應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居民消費意願低迷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迫於(yu) 教育、醫療、養(yang) 老、住房等壓力而不敢消費。提升這些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及均等化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有效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從(cong) 長遠來看,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還能促進全社會(hui) 人力資本質量的普遍提升,進而從(cong) 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應靈活運用各類廣義(yi) 財政政策工具,加大民生領域投入,並與(yu) 貨幣政策協調配合,共同發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同時,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保障製度,不斷擴大社會(hui) 保障覆蓋範圍。
還要不斷加大供給創新。因商品品質不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而產(chan) 生的供需結構性矛盾,也是居民消費意願低迷的一個(ge) 重要原因。供給創新的一個(ge) 突出功能是能夠帶來消費品品質的提升,有效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增強居民消費意願。供給創新也能降低消費品價(jia) 格,間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此外,還可能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甚至顛覆傳(chuan) 統消費模式。因此,應不斷加大對高科技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精準支持,持續優(you) 化財政獎補、稅收優(you) 惠、信貸傾(qing) 斜、產(chan) 業(ye) 基金扶持等政策,並為(wei) 其營造公平、高效、開放的市場環境,鼓勵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創新,積極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 (劉 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