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資本市場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3-08-22 16:16:00來源: 經濟日報

  在全麵注冊(ce) 製引領下,資本市場加大力度支持科技自立自強,為(wei) 基礎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創新驅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征。如果創新不能轉換成產(chan) 業(ye) 的持續迭代和升級,就很難轉換成市場力和盈利能力。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認為(wei) ,基礎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和現代金融逐步成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資本市場的市場屬性強、規範水平高,與(yu) 銀行業(ye) 提供的間接融資相比,具有風險收益匹配、激勵約束相融的獨特優(you) 勢。“資本市場促進了創新資本的形成,通過風險投資、股債(zhai) 融資、並購重組等安排,能把各類資金高效轉換為(wei) 資本,為(wei) 不同生命周期的創新型企業(ye) 賦能。”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邱勇表示。

  當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初步建成,科創板、創業(ye) 板、北交所錯位發展,推動形成各有側(ce) 重、互為(wei) 補充的適度競爭(zheng) 格局,初步建成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矩陣,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ti) 經濟的高水平循環。

  作為(wei) 中國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通過一係列製度創新,將未盈利企業(ye) 、特殊表決(jue) 權企業(ye) 、紅籌企業(ye) 的上市渠道打通,強化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的支持力度。目前,科創板掛牌上市公司中,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計算機、電子設備、國防軍(jun) 工等“高精尖”行業(ye) 的公司數量排名前列。

  “科創板為(wei) 科技創新企業(ye) 提供了更靈活和更便利的融資渠道,並推動了科技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協同創新發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jun) 認為(wei) ,科創板的5套上市標準,對應了不同發展狀態和不同股權結構企業(ye) 的要求,具有較強針對性,讓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ye) 能夠通過不同的標準進入上市通道,同時也為(wei) 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投資標的。

  近日,上證科創100指數發布,與(yu) 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係列,反映科創板市場不同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ti) 表現。截至目前,已有11條科創板指數發布,初步構建了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等不同類型的科創板指數體(ti) 係,境內(nei) 外相關(guan) 產(chan) 品跟蹤規模超1200億(yi) 元。

  注冊(ce) 製試點3年來,創業(ye) 板上市條件更加多元包容,吸引了一大批創新創業(ye) 企業(ye) ,正逐步成為(wei) 創新成長新高地。深交所理事長陳華平表示,近年來,深交所推動要素資源加速向科技創新領域聚集。下一步,將奮力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為(wei) 全球投資者參與(yu) 中國資本市場營造良好環境。

  當前,多部門釋放出加大金融支持科創力度的積極信號,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ye) 的功能將進一步增強。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近日審議通過《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ye) 融資行動方案》,提出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型企業(ye) 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品、市場和服務體(ti) 係,為(wei) 科技型企業(ye)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對此,證監會(hui) 推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製定實施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行動方案,健全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支持機製,引導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集聚,激發市場科技創新活力,助推科技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暢通“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

  證監會(hui) 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介紹,行動方案內(nei) 容包括建立完善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ye) 上市融資、債(zhai) 券發行、並購重組“綠色通道”。通過持續完善科技型企業(ye) 股權激勵製度機製,優(you) 化實施程序,豁免短線交易,助力科技型企業(ye) 吸引穩定人才;優(you) 化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資環境,積極研究更多滿足科技型企業(ye) 需求的融資品種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創板、創業(ye) 板儲(chu) 架發行製度;適當提高輕資產(chan) 科技型企業(ye) 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業(ye) 綜合運用各類支付工具實施重組。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建議,全麵注冊(ce) 製下,要完善退市機製,加大退市執行力度,強化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形成有進有退、優(you) 勝劣汰的市場形態。(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