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評論員觀察)

發布時間:2023-08-23 16:04:00來源: 人民日報

  對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和保障標準進行常態化動態調整,有助於(yu) 實現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與(yu) 群眾(zhong) 需求及各領域發展情況“同頻共振”

  我國人口眾(zhong) 多、發展很不平衡,應優(you) 先考慮製度覆蓋城鄉(xiang) 全體(ti) 居民,滿足基本需求,再隨經濟社會(hui) 發展逐步提升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

  義(yi) 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基本公共服務,是由政府主導、保障全體(ti) 公民生存和發展基本需要、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的基礎依據,也是衡量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工具。對基本公共服務範圍和保障標準進行常態化動態調整,有助於(yu) 實現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與(yu) 群眾(zhong) 需求及各領域發展情況“同頻共振”。

  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這是自2021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發布實施以來的首次調整。這一動態調整,涉及48項服務事項,占總項目數的60%,將對今後一段時期的政府職責、群眾(zhong) 生活產(chan) 生廣泛而實際的影響。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是民生保障的底線標準,是各領域民生底線的匯總集合。出台新版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實質上就是政府對群眾(zhong) 作出了新的民生保障承諾。對照這一標準,人們(men) 對現階段保障基本民生“重點要保什麽(me) ”“保到什麽(me) 程度”,都能心中有數。

  自其變者而觀之,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標準、擴大服務對象、增加服務內(nei) 容等調整,既考慮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情況,也考慮了群眾(zhong) 新需求,體(ti) 現了通過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政策目標。比如,縣、鄉(xiang) 、村和社區基層公共服務機構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網底和基礎,也是公共服務體(ti) 係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本次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的“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服務”,將為(wei) 準備懷孕的農(nong) 村生育婦女在孕前3個(ge) 月至孕早期3個(ge) 月增補葉酸,並提供健康指導、追蹤隨訪等服務,彌補了此前的不足。此外,“農(nong) 村義(yi) 務教育學生營養(yang) 膳食補助”“農(nong) 村危房改造”等服務項目的調整,同樣體(ti) 現了推動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社會(hui) 事業(ye) 向農(nong) 村覆蓋的政策導向,既有利於(yu) 織密築牢民生網底,又增強了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新版國家標準與(yu) 舊版國家標準的文件框架、表述方式保持總體(ti) 穩定、大體(ti) 一致,保持了政策連續性,有利於(yu) 逐步推動製度成熟定型。更重要的是,這是必須予以兌(dui) 現的“硬承諾”。換言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必須強化其可及性。2021年,國家首次出台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提出的80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如今已基本落實到位,為(wei) 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了積極作用。新版國家標準,也是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狀況和財政負擔能力的基礎上作出的調整,同樣要做到“承諾必達”。

  近年來,我國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ti) 係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也應看到,我國人口眾(zhong) 多、發展很不平衡,應優(you) 先考慮製度覆蓋城鄉(xiang) 全體(ti) 居民,滿足基本需求,再隨經濟社會(hui) 發展逐步提升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一項長期任務。一方麵,要積極回應群眾(zhong) 期盼,結合本地實際,抓緊調整本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確保不低於(yu) 國家標準,讓人民群眾(zhong) 可獲得、有感受。另一方麵,要進行嚴(yan) 格的財政承受能力評估,落實好人員等各類資源配置,把有限的財力用到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領域、生活中最關(guan) 鍵的環節,確保服務可持續。

  公共服務關(guan) 係民生,連接民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聚焦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及時更新完善國家標準,不斷優(you) 化資源配置,逐步擴大範圍,定能以標準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3日 06 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