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走進臨潢家園社區:感受“民族融合之家”裏的歡笑和充實

發布時間:2023-08-23 16: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赤峰8月22日電 (馬壯)排練歌舞、學習(xi) 手工編織……赤峰市鬆山區臨(lin) 潢家園社區的活動室裏,充滿了歡聲笑語。近日,“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網絡主題活動內(nei) 蒙古站一行來到臨(lin) 潢家園社區。

  臨(lin) 潢家園社區有漢族、蒙古族、壯族、回族、佘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鄂倫(lun) 春族等13個(ge) 民族,各族居民共計近4000人,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聚居社區。

  為(wei) 更好地服務各族居民群眾(zhong) ,促進轄區內(nei) 居民在社區這個(ge) 大家庭裏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全力構建“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的社區環境,多年來,臨(lin) 潢家園社區以“民族融合之家”為(wei) 載體(ti) ,以文化為(wei) 橋梁,同心構築各族群眾(zhong) 共有的精神家園,為(wei) 社區凝聚和諧發展的力量。

  跟隨臨(lin) 潢家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吳曉華的腳步,采訪團一行走進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在社區活動室有:烏(wu) 蘭(lan) 牧騎排練廳、民族工藝編織刺繡室、民族融合小課桌……

  在舞蹈排練廳,身著民族服飾的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正在熱情洋溢地排練舞蹈。據吳曉華介紹,近年來該社區烏(wu) 蘭(lan) 牧騎隊伍不斷壯大,已從(cong) 原來的二十幾人增加到了現在的九十多人,隊員還多次深入到農(nong) 村、社區進行演出。

  這邊是歡快地舞動,另一邊的居民們(men) 則正在輕鬆地編織著作品,她們(men) 手中的鉤針連接著毛線快速來回穿梭。她們(men) 正是社區民族工藝編織刺繡班的成員。在她們(men) 的巧手下,多件刺繡精致的民族服飾、飾品已經完工。牆麵上分別掛著和擺放著他們(men) 作品,畫麵裏盡顯民族團結之風,一幅刺繡以藍天、白雲(yun) 為(wei) 背景,繡有“草原兒(er) 女心向黨(dang) ”幾個(ge) 字,另一幅則是身著各民族服飾的群眾(zhong) 簇擁在一起的“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景象。

  在民族融合小課桌的教室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融入民族特色的剪紙作品,作品中有少年登上巍峨的長城。隨後,一幅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小朋友演奏樂(le) 器的場景的繪畫引人注目。

  吳曉華表示,社區的孩子們(men) 來到民族融合小課桌後,最直觀的是可以感受到各個(ge) 民族的文化。課程的多種類設置也深入孩子們(men) 的內(nei) 心,民族團結、愛國教育通過老師講授的方式融入孩子們(men) 的腦海中。

  據悉,自2019年以來,臨(lin) 潢家園社區開設民族融合小課桌,社區的孩子們(men) 周末可以在這裏參加民族故事會(hui) 、同唱一首歌、手工創意等免費課程。

  在這個(ge) 多民族融合聚居社區裏,采訪團一行沉浸式感受社區居民的生活日常,從(cong) 街道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排練舞蹈時的愉悅,再到民族融合小課桌孩子們(men) 的繪畫作品,居民們(men) 歡聲笑語、充實的場景比比皆是。(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