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輕人找工作,也是發現新的自我

發布時間:2023-08-24 15:1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助浴師、互聯網營銷師、研學旅行規劃師……如果讓時間倒回幾年,可能很難想象這些工作也能成為(wei) 新職業(ye) 。新修訂的國家職業(ye) 分類大典新增了168個(ge) 職業(ye) ,初看這些職業(ye) ,我們(men) 可能會(hui) 驚訝“這也能成為(wei) 一個(ge) 職業(ye) ?”但走近它們(men) 會(hui) 發現,這些新職業(ye) 映照出的是某些社會(hui) 群體(ti) 未能實現的新需求。

  比如,很長時間以來,養(yang) 老是家庭內(nei) 部的責任。但在獨生子女潮、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的大背景下,老人僅(jin) 僅(jin) 由家庭或子女照護已成現實難題。如何照顧4億(yi) 白發老人?一些新職業(ye) 給出了答案。

  自家老人因為(wei) 骨折臥床大半年,李民花嚐試了很多辦法給老人洗澡,結果都沒成功。後來她了解到,在國外,為(wei) 失能老人提供上門助浴的服務早已形成規模。2021年,中國人民大學MBA碩士畢業(ye) 後的李民花和同伴創業(ye) ,成立了北京第一家為(wei) 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務的公司。公司選擇了“上門助浴”這條賽道,為(wei) 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務,也給老人的心靈世界帶來安撫和慰藉,幫助他們(men) 找回生命的尊嚴(yan) 和期盼。在從(cong) 事助浴服務的過程中,她感受著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分類正在不斷細化。對她來說,創新源於(yu) 自身的切身體(ti) 會(hui) ,助人的過程,也是“自愈”的過程。

  新職業(ye) ,回應著社會(hui) 的新需求,也成就著勇於(yu) 擁抱新職業(ye) 的年輕人,並帶著這些“試水者”拓寬著能力邊界、發現新的可能。

  “一塊塊的稻田連四方,一株株的小苗排成行。看誰家的姑娘在插秧……”每當哼起個(ge) 人單曲《稻田姑娘》,姚玲旭總會(hui) 想起自己“命運的齒輪悄悄轉動”的時刻。大學畢業(ye) 後,她從(cong) 線下的水稻研究所,走進快手短視頻和直播間,成為(wei) 三農(nong) 科普主播“水稻一朵er”,用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術幫農(nong) 民解決(jue) 水稻種植問題,收獲了近百萬(wan) 粉絲(si) 。“我的優(you) 勢不是技術有多厲害,而是能站在農(nong) 民的角度思考問題。鐵粉遇到問題總是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和私信聯係我,我手機24小時不關(guan) 機,最多一天打來八九百個(ge) 電話。”在向農(nong) 戶傳(chuan) 播農(nong) 業(ye) 技術的過程中,姚玲旭找到了新的目標,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每個(ge) 農(nong) 民每年多賺1萬(wan) 元。“賽道不怕窄,隻要勤於(yu) 深耕,也能野蠻生長。”她說。

  近幾年,不少年輕人將新職業(ye) 視為(wei) 主動選擇,他們(men) 在從(cong) 事新職業(ye) 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在獨特賽道上跑出了自己的優(you) 勢,並發現著新的自己。

  從(cong) 事研學旅行規劃師的新職業(ye) ,在曠思敏看來,是一個(ge) 美好的探索之旅。“我帶著孩子們(men) 在故宮層層的門廊之間穿梭,用雙腳丈量紫禁城的雄偉(wei) ;跨過金水橋,通過觸摸欄杆上雕刻的盤龍體(ti) 會(hui) 建築之美;在禦花園,看古代工匠用鵝卵石作在石子路上的畫,見識獨特的民俗文化符號。在研學旅行中,文物‘活起來’‘會(hui) 說話’,不再是被束之高閣的‘高嶺之花’,孩子們(men) 靠耳聽、眼看,調動身體(ti) 的感官全方位觸摸自然、觸摸曆史,在心裏埋下的好奇種子終有一天會(hui) 枝葉葳蕤。”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責任,是要從(cong) 孩子們(men) 的興(xing) 趣和需求出發,讓課堂“走起來”,將“知識、文化、審美”融入旅程,去未知之境探尋新的可能性、新的知識及價(jia) 值提升,而曠思敏則在和孩子們(men) 一同發現和探索的過程中,找到了興(xing) 趣和職業(ye) “神奇結合”的美好狀態,“知識、文化、審美”幾個(ge) 她熱愛的元素,共同碰撞出了對她來說樂(le) 在其中的新職業(ye) 狀態。

  考公、考編、從(cong) 事新職業(ye) ,就業(ye) 的考題沒有標準答案,時代的浪潮重刷每一個(ge) 人,留下的永遠是能隨著環境變化不斷調整自己、在工作中找尋到自己存在意義(yi) 的人,這也是年輕人自身價(jia) 值與(yu) 能力的體(ti) 現。

  成功的定義(yi) 從(cong) 來不是唯一,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熱情,學會(hui) 接納自己,從(cong) 當下的工作體(ti) 驗中體(ti) 會(hui) 人生百態,未嚐不是一種選擇。

  如今年輕人的就業(ye) 選擇背後,有時代因素,有技術因素,也有價(jia) 值觀因素。根據時代的風向錨定目標,更重要的是問問自己內(nei) 心的聲音。

  安俐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