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鄭和下西洋到“一帶一路” 上海僑界話“絲路傳承”

發布時間:2023-08-25 15: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8月24日電(記者 範宇斌)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24日,上海“僑(qiao) 界會(hui) 客廳”活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ju) 行,聚焦“絲(si) 路傳(chuan) 承話今昔”,上海市僑(qiao) 聯邀請僑(qiao) 界人士共話“一帶一路”,旨在推動海內(nei) 外僑(qiao) 界傳(chuan) 承絲(si) 路文化,弘揚絲(si) 路精神,促進“一帶一路”高質量共建。

  十年來,“一帶一路”從(cong) 理念化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變為(wei) 現實,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這當中,旅居海外的廣大僑(qiao) 胞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他們(men) 發揮融通中外的優(you) 勢,成為(wei) “走出去”的牽線者和“引進來”的架橋人。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係列海上探險。

  “鄭和下西洋來到東(dong) 南亞(ya) 等地區,在當地形成了鄭和曆史文化遺產(chan) ,並與(yu) 海上絲(si) 綢之路一脈相承,廣受各界關(guan) 注。”新加坡國際鄭和學會(hui) 會(hui) 長張露表示,中華文明在鄭和的身上體(ti) 現為(wei) “我來了,交朋友了,我回家了”“我又來了,交朋友了”。在她看來,當時,世界文明共融,中華文明不僅(jin) 和東(dong) 南亞(ya) 文明,也和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都交流共融,體(ti) 現文明無國界。

  當前,上海正深化“五個(ge) 中心”建設,著力打造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進一步強化城市核心功能,打造國內(nei) 大循環中心節點和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

  “未來應該是站在現在和借鑒曆史的基礎之上。”上海海事大學國際航運係主任、二級教授王學鋒從(cong) 曆史、技術層麵分析了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壯舉(ju) 。他表示,充分了解了航運史,有助於(yu) 賦能上海打造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依托港口優(you) 勢資源,上海成為(wei) 了國際航運樞紐,通達全球,並和其他的航運中心、航運樞紐建立了良好的關(guan) 係。如今,上海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配套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不斷完善,航運金融、航運法律等“軟環境”日益成熟,未來可期。

  從(cong) 人文精神角度來看鄭和下西洋,複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wei) 表示,“鄭和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ge) 非常特殊的人物,我們(men) 現在講‘海上絲(si) 綢之路’,基本走向就是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走向,所以也叫‘鄭和線’。鄭和下西洋有多重意義(yi) ,從(cong) 文化層麵來看,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千百年來,絲(si) 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chuan) ,並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中不斷發揚光大、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ei) 涵。

  黃仁偉(wei) 表示,東(dong) 南亞(ya) 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板塊,中國正與(yu) 東(dong) 南亞(ya) 加強合作交流。例如,雅萬(wan) 高鐵將於(yu) 今年正式開通運行。這是一條連接印度尼西亞(ya) 雅加達和萬(wan) 隆的高速鐵路,是東(dong) 南亞(ya) 首條高速鐵路,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印尼兩(liang) 國務實合作的標誌性項目。雅萬(wan) 高鐵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縮影。在黃仁偉(wei) 看來,“‘一帶一路’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是促進共同繁榮。”

  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僑(qiao) 商麵臨(lin) 怎樣的機遇?王學鋒表示,僑(qiao) 商等群體(ti) 應該傳(chuan) 承絲(si) 路文化,積極、廣泛地參與(yu) 其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物流航運、文化交流、可持續發展等。

  黃仁偉(wei) 認為(wei)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化,越來越多民營企業(ye) 參與(yu) 其中,“走出去”拓展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群,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產(chan) 業(ye) 園以及修路造橋、造鐵路、建大壩等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開始投資建設學校、醫院、旅遊景區、海外倉(cang) 等“小而美”的項目。

  上海市僑(qiao) 聯海外委員、上海達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何烈輝多年來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參與(yu) 非洲發展。他表示,海外華僑(qiao) 華人應增強自信,保持信心,以更多實際行動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助力中國與(yu) 世界共享發展。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回顧鄭和下西洋等中外交流曆史以及所沉澱的鄭和文化、絲(si) 路文化,給予我們(men) 寶貴啟示。通過本次活動也展示了僑(qiao) 界參與(yu) 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成果。”上海市僑(qiao) 聯主席齊全勝表示,麵向未來,僑(qiao) 界一定能進一步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身體(ti) 力行並傳(chuan) 播好鄭和文化、絲(si) 路文化、中華優(you) 秀文化,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更大貢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