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加快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3-09-01 14:50:00來源: 經濟日報

  服務消費是擴大消費的新引擎。《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強調要“全麵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並對“積極發展服務消費”作出一係列部署。不久前,《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出台,提出了“擴大服務消費”的相關(guan) 具體(ti) 政策措施。在新形勢下,我國服務消費呈現出消費供給數字化、消費需求品質化、消費主體(ti) 年輕化的發展趨勢。為(wei) 此,我們(men) 要遵循服務消費的梯度性特征,以擴容、提質、增效為(wei) 目標,進一步擴大服務消費,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牽引和拉動作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服務消費是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力量。伴隨居民收入增長和中等收入群體(ti) 規模擴大,我國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居民消費服務化趨勢加快發展,成為(wei) 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動力。其一,服務消費是穩定社會(hui) 就業(ye) 的源頭活水。服務業(ye) 具有大量傳(chuan) 統用工特征,有利於(yu) 穩定就業(ye) 和增加收入。尤其是生活性服務業(ye) 屬於(yu) 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生活服務消費越活躍,通過生活性服務業(ye) 直接創造的就業(ye) 崗位就越多,相應的就業(ye) 收入就更加持續穩定。其二,服務消費是帶動實物消費的有效途徑。服務消費是最具“煙火氣”的線下生活場景的綜合,能夠刺激和帶動大量相關(guan) 的交易活動。以餐飲、出行、住宿、旅遊、購物、文娛、體(ti) 育等為(wei) 代表的豐(feng) 富的服務消費場景,既能呈現鏈條式的相互觸發關(guan) 係,又能發揮集群式的關(guan) 聯帶動效應,從(cong) 而激發高頻的、剛需的實物消費需求。其三,服務消費是促進服務業(ye) 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隨著消費者對服務品質的需求日益提高,服務消費領域正在從(cong) 滿足基本需求向滿足高端需求加快轉變。更多精細化、個(ge) 性化、特色化的服務供給不斷萌生。消費結構升級倒逼供給端改革創新,創造新的商業(ye) 模式,提升產(chan) 品服務質量,進而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

  加快服務消費擴容提質增效,不僅(jin) 是擴大內(nei) 需的重要途徑,也將為(wei) 消費結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今後一個(ge) 時期,要在供給、需求和製度層麵發力,鼓勵服務消費新模式新業(ye) 態發展,助力消費結構升級。

  第一,擴大服務消費要激發需求潛力,持續擴容增能。一方麵,要關(guan) 注多樣化消費需求,培育新興(xing) 消費增長點。我國服務消費發展與(yu) 人口年齡結構變化交匯,服務消費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消費群體(ti) 的特質。我國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ti) ,其中4.6億(yi) 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偏愛高品質、高性價(jia) 比的消費;以Z世代為(wei) 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ti) 喜歡個(ge) 性化、社交化的消費;老齡人口對醫療保健、養(yang) 老服務存在大量的消費需求。伴隨著新一代服務消費群體(ti) 的崛起,我國生活服務消費必然要向多樣化、多層次、多場景等方向發展,不斷提升消費能級,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麵,要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拓展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服務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貫穿了消費前、消費中和消費後全流程,湧現了直播帶貨等眾(zhong) 多消費新模式。利用虛擬現實和互聯網等技術有助於(yu) 增強消費者臨(lin) 場感,增強消費欲望。推動互聯網平台企業(ye) 向線下延伸拓展,加快傳(chuan) 統線下業(ye) 態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發展個(ge) 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chan) ,有利於(yu) 滿足“長尾客戶”需求。要積極培育創新型服務消費新業(ye) 態,打造定製化、多元化的服務消費模式,努力拓展消費新增長點。

  第二,擴大服務消費要加快服務業(ye) 開放,不斷提質升級。要按照“非禁即準”原則,加快服務業(ye) 市場開放。全麵實施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未明令禁止進入的服務業(ye) 領域,逐步向社會(hui) 資本開放,鼓勵和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發展服務業(ye) 。要以服務業(ye) 市場的開放有效適應服務消費需求升級趨勢,鼓勵滿足多元化、個(ge) 性化服務需求的新業(ye) 態發展。從(cong) 國際經驗看,擁有強大創新力和集聚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不僅(jin) 可以領跑消費市場,還可以集聚全球消費資源,推動消費創新,引領和帶動周邊城市,為(wei) 實現高品質服務消費提供新動能。要加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體(ti) 育、娛樂(le) 等服務消費載體(ti) ,樹立服務消費新標杆。要充分發揮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示範引領作用,輻射並影響帶動周邊區域服務業(ye) 發展,引領服務消費提質升級。

  第三,擴大服務消費要堅持數字賦能,推動轉型增效。一方麵,要促進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推動行業(ye) 降本增效。數字技術打破了傳(chuan) 統交易中的時間和空間限製,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於(yu) 提升服務消費供給效率。要加快實體(ti) 企業(ye) 的數字化改造,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xing) 技術的運用推廣,使得生產(chan) 、銷售、配送和服務等環節實現數字化升級,不斷促進數字技術為(wei) 企業(ye) 賦能,提高服務消費行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從(cong) 而實現降本增效。另一方麵,要加快推進標準化建設,提高行業(ye) 供給效率。服務標準化的推進能有效解決(jue) 消費者搜尋、決(jue) 策等環節的信息不透明、不對稱問題,降低服務供給過程的交易成本。與(yu) 實物商品消費相比,服務消費質量和體(ti) 驗很難在消費前預知和衡量。基於(yu) 服務消費的“後驗屬性”突出,加快構建和完善標準化體(ti) 係、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對稱性、降低交易成本,至關(guan) 重要。要根據服務產(chan) 品生產(chan) 與(yu) 消費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建設,從(cong) 而更好強化專(zhuan) 業(ye) 化的分工協作,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提高服務供給水平。

  (作者係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