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共建國際科創新極點
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對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極點作出一係列部署。規劃的出台,體(ti) 現了中央對深港強化科技創新合作的殷殷期許。
大灣區建設的眾(zhong) 多合作平台中,河套是唯一以科技創新合作為(wei) 主題的。香港與(yu) 深圳科技創新合作具有天然的互補效應。香港擁有雄厚的基礎科研實力,目前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國家兩(liang) 院院士逾40人,16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分中心、28所與(yu) 世界級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的創新研發實驗室。深圳產(chan) 業(ye) 完備度高,係統布局了二十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八大未來產(chan) 業(ye) ,有著“上午拿圖紙,下午出樣品”的超強轉化落地能力。一個(ge) 是從(cong) “0”到“1”的基礎研究策源地,一個(ge) 是從(cong) “1”到“100”的成果轉化高效田,兩(liang) 者合作有利於(yu) 深圳園區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產(chan) 業(ye) 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規劃的出台,也是對深圳先行示範、創新發展的巨大鼓舞。河套深圳園區的另一個(ge) 定位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的重大平台。從(cong) 2017年深港簽署文件共建河套地區至今,深圳園區的建設“一年一個(ge) 樣”,用實踐證明了“社會(hui) 主義(yi) 是幹出來的”。
深圳園區毗鄰香港,但毗鄰的不是高樓林立、科研公司雲(yun) 集的科技園區,而是香港的田野。深圳園區本身包含福田和皇崗兩(liang) 個(ge) 口岸,最現成的資源是一個(ge) 個(ge) 老倉(cang) 庫。與(yu) 深圳特區、前海片區一樣,深圳園區是在“一張白紙”建設起來的。
租、購、改、建並用,陸續投入使用10個(ge) 專(zhuan) 業(ye) 化科創園區、80萬(wan) 平方米科研空間,建成了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量子研究院、國際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一期和二期、河套國創中心等創新載體(ti) 。鑒於(yu) 香港園區規劃建設周期長,深圳園區打造了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香港高校項目集群,率先把香港及海外高端科研資源“接”過來。
先行先試,形成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和法製、稅製、科研體(ti) 製、園區管理體(ti) 製”的“五流四製”先行先試政策框架體(ti) 係研究成果,探索推進深港規則機製“軟聯通”;出台深港“聯合政策包”、科研“政策包”、產(chan) 業(ye) “政策包”、港澳青年創新創業(ye) “政策包”。
6年間,深圳園區高端科創資源快速形成從(cong) 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麵。截至今年上半年,有科技企業(ye) 447家、科研機構23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200家、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36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149家;科技企業(ye) 及科研機構累計發明專(zhuan) 利956件;集聚了一大批高端科研人才,形成了國家重大科研平台、世界500強研發中心、香港高校科研項目、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項目、深港獨角獸(shou) 企業(ye) 、港澳青年創業(ye) 平台等六大科創產(chan) 業(ye) 集群。
規劃的出台,為(wei) 深港攜手建設全球創新高地指明了方向。在規劃中,“全球”出現了14次,“國際”出現了79次。“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進一步探索完善與(yu) 國際接軌的知識產(chan) 權保護製度”“全麵接軌國際科研管理體(ti) 製機製”……每一個(ge) 指標都對標世界先進,每一項部署都旨在打造示範標杆。要在2035年之前實現這些遠大的目標,必須充分發揮香港富集國際化科研資源的優(you) 勢、與(yu) 國際接軌的科研體(ti) 製機製優(you) 勢、區域知識產(chan) 權貿易中心的優(you) 勢,而用武之地就在河套。(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