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市民公交出行提供更好服務
增強市民公交出行的自覺性、主動性,要切實提高公交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wei) 市民出行提供更好體(ti) 驗和更好保障
打開小程序,依次選擇上車點、下車點、出發時間,輕點預約——按時出門,公交車剛好駛來。青海西寧市民的這種出行新體(ti) 驗,源自西寧年初推行的巡遊網約公交模式。公交“定點不定線”,實時預約、快速應答,公交的票價(jia) ,網約車的體(ti) 驗,方便快捷。很多市民表示,“以後出門就坐公交!”
相較於(yu) 軌道交通,地麵公交靈活度高、機動性強,加之近年來越來越多公交車換裝新能源汽車,其對緩解交通擁堵、減輕環境汙染的作用愈發顯著,成為(wei) 值得倡導的綠色出行方式。從(cong) 西寧的實踐可以看到,增強市民公交出行的自覺性、主動性,要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為(wei) 市民出行提供更好體(ti) 驗和更好保障。
要在通達度上下功夫。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公交覆蓋麵不斷加大,線路網絡四通八達,但在滿足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裏”需求上,仍留有不少空白。家門口到公交站點短短一公裏,有時會(hui) 成為(wei) 市民選擇公交出行的最大阻礙。很多城市公交通過優(you) 化站點設計,實現300米內(nei) 站點全覆蓋,市民最多步行5分鍾即可到達最近站點,消除了公交線路覆蓋盲區,自然有利於(yu) 大家乘坐。
要提高運營效率。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怕“接駁不方便”“路上堵車耽誤時間”是市民放棄公交出行的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西寧巡遊網約公交借助智慧調度係統,實時規劃最優(you) 行車路線;在湖南長沙,基於(yu) “車、站、路、雲(yun) ”一體(ti) 化協同指揮公交解決(jue) 方案,公交車駛至路口,交通指示燈智能化跳轉,實現高效通行;在廣東(dong) 深圳,部分線路改為(wei) 響應式停靠,如車內(nei) 無乘客按鈴或招呼要求下車,站點無乘客招手,車輛便會(hui) 減速滑行通過。這些措施都是提升運營效率的有益探索。
此外,還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現今,市民出行需求愈發個(ge) 性化、多樣化,對出行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各地在升級公交出行品質方麵探索不斷:有的給車輛增配手機充電口,有的進行適老化改造,有的延長運營時間,還有的開展定製化服務,如串起城市景觀的旅遊專(zhuan) 線、開行在生活區與(yu) 工作區之間的園區專(zhuan) 線、服務師生的校園專(zhuan) 線等。總之,隻有把服務做細做實,讓公交更加便捷、舒適,才能更好惠及民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