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勃發多樣生機
近期,我國部分地方利用鹽堿地養(yang) 殖海鮮成為(wei) 熱點話題之一。其實,中國人對鹽堿地的識別開發利用由來已久,利用鹽堿水養(yang) 殖海鮮技術近幾年發展更為(wei) 顯著。
我國黃河流域有大量鹽堿地,嚴(yan) 重影響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如何推動鹽堿水資源化利用,提升漁業(ye) 後發地區生產(chan) 和供應水平,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在鹽堿地區域實現海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快速發展,使內(nei) 陸居民也能吃到當地養(yang) 殖的海鮮,是擺在海產(chan) 養(yang) 殖行業(ye) 麵前的一個(ge) 重要課題。
筆者長期從(cong) 事水產(chan) 養(yang) 殖科研與(yu) 地方服務工作,團隊在2017年對河南蘭(lan) 考、延津等地的鹽堿水體(ti) 進行隨機檢測時發現,水的鹽度、pH值適合東(dong) 海青蟹生存,後來逐步攻克青蟹在鹽堿地“能不能存活”“能不能養(yang) 殖”“能不能出效益”等一係列難題,並探索了南美白對蝦等其他海鮮的鹽堿水養(yang) 殖。
目前,利用鹽堿水養(yang) 殖海鮮技術已經成熟,涵蓋了各類海鮮品種,如蝦、蟹、貝類等。寧波大學海洋學院從(cong) 2018年開始研究在鹽堿水中養(yang) 殖青蟹,先後在山東(dong) 等地建設養(yang) 殖試驗基地,在鹽堿水中成功試養(yang) 南美白對蝦等多種海鮮。以青蟹為(wei) 例,通過馴化,隻需幾天時間,就能讓青蟹苗從(cong) 高濃度鹽分環境適應低濃度鹽分環境,種苗成活率超過九成。現在,在鹽堿水中養(yang) 殖青蟹,全過程成活率與(yu) 沿海地區不相上下。而且,鹽堿水養(yang) 殖的青蟹肉質潔白緊致,口味鮮美。口感方麵,由於(yu) 受環境影響,即便是同一個(ge) 沿海地區不同縣區的青蟹風味也會(hui) 有差別;同樣,鹽堿水養(yang) 殖青蟹既有沿海青蟹的特點,也有因環境差異帶來的略微不同的風味。一般來說,消費者是吃不出來差別的。營養(yang) 成分方麵,鹽堿水養(yang) 殖青蟹與(yu) 沿海養(yang) 殖青蟹一樣。成品的個(ge) 體(ti) 大小、產(chan) 量與(yu) 沿海所產(chan) 也沒有多大差別,主要與(yu) 養(yang) 殖周期(適合養(yang) 殖的水溫持續時間)和養(yang) 殖模式有關(guan) 。鹽堿水養(yang) 殖的蝦、魚、貝等海鮮也是如此。
關(guan) 於(yu) 養(yang) 殖成本,鹽堿水養(yang) 殖的初始投入費用相對較高,主要是前期需要解決(jue) 不同生長階段青蟹苗種高效淡化和鹽堿水關(guan) 鍵離子調控問題,所需費用與(yu) 當地的原始離子(鉀、鈣、鎂等)組成有關(guan) ,海鮮生長所必需離子的含量少,就得多補,成本就會(hui) 稍高。但是鹽堿地在塘租、產(chan) 品售價(jia) 、養(yang) 殖病害防控等方麵優(you) 勢很大,綜合來說,鹽堿水海鮮養(yang) 殖成本並不高。除去品牌效應,鹽堿水養(yang) 殖青蟹在當地的售價(jia) 比沿海青蟹要高,且味道同樣鮮美。此外,鹽堿水青蟹遠離海水病菌環境,在鹽堿水中養(yang) 殖尚未出現病害問題,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願在鹽堿地區養(yang) 殖海鮮的重要原因之一。
鹽堿水不同於(yu) 淡水,也不同於(yu) 海水,不同類型的鹽堿水,其海鮮養(yang) 殖技術也有所不同。鹽堿水養(yang) 殖海鮮技術未來發展既要重視將鹽堿水資源化利用,更要防止土地次生鹽堿化,必須注重生態可持續性與(yu) 高效養(yang) 殖模式構建的和諧統一。青蟹與(yu) 南美白對蝦鹽堿水混養(yang) 模式可在全國鹽堿區域大麵積推廣,目前已成功推廣至寧夏、陝西、內(nei) 蒙古、河北、山東(dong) 等地區,明年將在更大範圍落實養(yang) 殖推廣。同時,要因地製宜探索適應不同地區的蝦蟹—經濟作物共作、輪作模式,構建產(chan) 業(ye) 化生態循環鹽堿種植養(yang) 殖係統。
得益於(yu) 鹽堿地綜合改造,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勃發多樣生機。鹽堿水海鮮養(yang) 殖興(xing) 起不但有效地拓展了海鮮養(yang) 殖麵積,增加了海鮮養(yang) 殖產(chan) 量,更是解決(jue) 海鮮保供的多元化發展高效途徑之一。相信隨著技術不斷進步,鹽堿水養(yang) 殖海鮮有望為(wei) 我國海鮮產(chan) 業(ye) 帶來新機遇,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寧波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春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