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懲治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金台潮聲)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日發布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6萬(wan) 餘(yu) 個(ge) ,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2萬(wan) 餘(yu) 人。”查處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堅決(jue) 懲治侵害群眾(zhong) 利益的“微腐敗”,讓廣大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身邊的事情有人管、自己的利益有人護。
基層幹部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群眾(zhong) 的橋梁和紐帶,他們(men) 離群眾(zhong) 最近,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群眾(zhong) 對黨(dang) 風政風狀況的觀感。群眾(zhong) 對“近在眼前”的不正之風感受真切,“微腐敗”也可能成為(wei) “大禍害”。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hui) 作出部署,要聚焦就業(ye) 創業(ye) 、教育醫療、養(yang) 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chan) 、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司法等領域,嚴(yan) 肅查處貪汙侵占、截留挪用、虛報冒領、吃拿卡要等行為(wei) ,堅決(jue) 懲治群眾(zhong) 身邊的“蠅貪”,著力消除基層消極腐敗現象。
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民生領域既存在沒有徹底解決(jue) 的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也需要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guan) 緊盯群眾(zhong) 最關(guan) 切的現實需要、最反感的作風問題、最痛恨的腐敗現象,嚴(yan) 查一件件“民生小事”背後的“風”“腐”問題,以“小切口”解決(jue) 大問題,讓人民群眾(zhong) 有成色更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應該看到,集中整治使得民生領域正風肅紀不斷取得新成效,黨(dang) 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地見效,讓人民群眾(zhong) 切身感受到了新變化新氣象。但基層“微腐敗”並未絕跡,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等群眾(zhong) 身邊的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的冒領惠農(nong) 資金補貼,有的截留群眾(zhong) 養(yang) 老保險金,還有的窗口單位幹部存在“怕、慢、假、庸、散”等問題……
持續整治民生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須走好群眾(zhong) 路線,要多往一線走,常和群眾(zhong) 嘮嘮嗑,聽聽他們(men) 的喜和愁,發現一些平時難以發現的問題線索,讓群眾(zhong) 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要強化日常監督,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重點領域,緊盯重點環節、重點崗位,管好“人、財、物、權”,確保“微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要用好技術手段,打造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平台,以數字賦能基層管理、治理,發現問題及時預警、及時處置,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當前,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正在深入開展。廣大黨(dang) 員、幹部要以此為(wei) 契機,紮實做好調查研究,充分掌握群眾(zhong) 的所思所盼,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繼續深入懲治侵害群眾(zhong) 利益的“微腐敗”和不正之風,推動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落實到千家萬(wan) 戶,讓廣大群眾(zhong) 更好享受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2日 1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