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換臉”或可預防?一起來看高科技如何“打敗”高科技
人民網福州9月12日電 (黃東(dong) 儀(yi) 、林曉麗(li) )9月11日,由中央宣傳(chuan) 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舉(ju) 辦的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chuan) 周在福建福州正式拉開序幕。作為(wei) 重點配套活動,在此前一天,網絡安全博覽會(hui) 在福州開館。走進博覽會(hui) “逛展”,不難發現一些由於(yu) 科技發展帶來的意想不到的網絡安全隱患,同時也可以看到能“打敗”這些高科技的高科技。
場景一:識破“AI換臉詐騙術”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AI換臉詐騙”受到公眾(zhong) 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
隻需一張目標人物的照片,依托人工智能合成,站在攝像頭前的你就能在屏幕上“變成”他,還能通過網貸平台的人臉認證,眨眨眼、搖搖頭就把錢轉出去了。在美亞(ya) 柏科展區,工作人員演示了這一新鮮騙術。
如何破解?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美亞(ya) 柏科自主研發了深度偽(wei) 造檢測鑒定平台,可以進行智能檢測和識別偽(wei) 造的視頻,助力監管部門提升內(nei) 容安全治理能力。
場景二:杜絕惡意U盤
“這是一個(ge) 病毒U盤,我把它插入普通電腦後,它就開始執行惡意代碼,從(cong) 而獲取電腦控製權限。病毒設計者可以遠程控製你的電腦,獲取其中的重要信息,如存儲(chu) 在電腦內(nei) 的個(ge) 人隱私照片等。”綠盟科技工作人員表示。
這一攻擊方式的可怕之處在於(yu) ,惡意代碼存放於(yu) U盤的固件中,由於(yu) PC中的殺毒軟件無法訪問U盤存放固件的區域,因此也就意味著殺毒軟件和U盤格式化都無法應對這一攻擊。
“撿到陌生U盤,需謹慎!切莫隨便插入電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工作人員提示。
場景三:屏蔽騷擾電話
在中國移動的展位,工作人員演示了個(ge) 人通話高頻騷擾電話防護服務。
“它可以攔截來自國內(nei) 國際的各類騷擾電話和詐騙電話,此外還提供了多種個(ge) 性化的防護設置,比如指定號碼、開頭號、自定義(yi) 的號段攔截,自定義(yi) 的號碼攔截,針對國際號碼以及港澳台的號碼預置了專(zhuan) 門的開關(guan) ,用戶可以通過添加白名單來對指定的號碼放行,攔截後會(hui) 給用戶推送攔截通知,通知的方式有多種,用戶可以自己選擇。”工作人員介紹。
場景四:“避雷”轉賬陷阱
在螞蟻集團展區,工作人員演示了防詐場景,在受害人轉賬前,支付寶跳出彈窗,告知用戶存在的風險。
“我們(men) 從(cong) 2015年前後即開始了智能風控技術的大規模探索,並自主研發‘智能風險感知與(yu) 響應聯合反詐係統’。”螞蟻集團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套反詐係統有幾個(ge) 顯著的特點,一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安全技術等,能快速完成對一筆交易的風險識別;二是打磨了一套基於(yu) 主動交互式風控技術的“AI反詐叫醒服務”,比如提醒彈窗、叫醒熱線、延時到賬等,盡最大可能喚醒正在被騙的用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