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滬上民企練內功擴投資:信心比黃金更珍貴

發布時間:2023-09-14 15: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9月13日電 (範宇斌)今年下半年以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密集出台。下一步如何更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多位民營企業(ye) 家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要進一步增強信心,擴大投資,謀求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一係列政策舉(ju) 措讓包括複星在內(nei) 的廣大民營企業(ye) 穩定了預期、提振了信心。”複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說,“我們(men) 關(guan) 注到,相關(guan) 政策在支持民營企業(ye)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鼓勵民營企業(ye) 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拓展海外業(ye) 務,支持民營企業(ye) 更好履行社會(hui) 責任等方麵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引。”

  自1992年創立以來,複星始終植根上海,逐步成長為(wei) 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chan) 業(ye) 集團。今年上半年,消費、餐飲、文旅等行業(ye) 率先迎來複蘇,複星旗下快樂(le) 產(chan) 業(ye) 板塊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複星旅文取得了亮眼的增長。其中,豫園股份營收同比增長21.86%,達274.44億(yi) 元(人民幣,下同);複星旅文收入同比增長38.7%,達89.0億(yi) 元。

  據介紹,下一步,複星將科技創新和全球運營作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兩(liang) 大核心引擎,將聚焦生物醫藥、尖端醫療設備、智能製造等領域,加強在滬產(chan) 業(ye) 布局。郭廣昌表示,“當前,我們(men) 應該更勇敢一點,一心一意‘練內(nei) 功’、擴投資、謀發展。”

  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表示,“堅持科技創新是奧盛集團堅定信心謀發展的最大底氣。”今年以來,奧盛集團“四翼產(chan) 業(ye) ”科創成果迭出,對標國際最新科技,研發趕超國際一流水平的新產(chan) 品。

  同時,奧盛集團紮根上海,在鞏固發展“四翼產(chan) 業(ye) ”的基礎上,持續擴大投資,推動“工業(ye) 上樓”與(yu) “智造空間”緊密結合,打造產(chan) 業(ye) 新生態。例如,奧盛集團在上海普陀區投資建設新一代生物醫療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上海未來“醫穀”;在上海徐匯區服務於(yu) 世界首條35千伏公裏級超導輸電示範工程,推動技術創新、工業(ye) 創新與(yu) 節能減排。

  數字化浪潮正觸及民營經濟方方麵麵。“今年上半年,產(chan) 業(ye) 數據服務取得了穩步增長,主要受益於(yu) 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數據驅動決(jue) 策模式的普及。”展望未來,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軍(jun) 紅對行業(ye) 發展前景持樂(le) 觀態度。

  朱軍(jun) 紅表示,隨著企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各行業(ye) 對數據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數字經濟和智慧社會(hui) 的背景下,數據將成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源動力。“近期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尤其是持續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完善融資支持政策等方麵相關(guan) 政策,與(yu) 企業(ye) 發展壯大息息相關(guan) 。上海鋼聯將深耕產(chan) 業(ye) 數據領域,推動前沿技術在產(chan) 業(ye) 數據領域的應用,繼續推動大宗商品的‘中國價(jia) 格’和‘上海價(jia) 格’在全球現貨與(yu) 衍生品市場的影響力。”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對於(yu) 民營企業(ye) 來說,緊緊圍繞主業(ye) 、持續做大做強,這就是我們(men) 要幹的。”朱軍(jun) 紅說,讓大宗商品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數據為(wei) 用戶創造價(jia) 值,在不確定性成為(wei) 常態的當下,是上海鋼聯信守的承諾。

  麵對日益擴張的市場需求與(yu) 科研技術的迅速迭代,上海起帆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桂華表示,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的提升,5G通信的普及,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電纜需求不斷加大,電纜行業(ye) 發展持續向上,“信心比黃金更珍貴。”(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