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夏糧旺季收購近尾聲秋糧開始上市 各地加大力度保護農民利益

發布時間:2023-09-15 15:1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消息,全國夏糧旺季收購接近尾聲,截至目前,主產(chan) 區收購夏糧6300多萬(wan) 噸。隨著秋糧陸續進入收獲季,各地也做好了秋糧收購的準備。

  全國夏糧收購超6300萬(wan) 噸

  秋糧開始上市

  今年夏糧上市以來,市場購銷活躍。麵粉加工、飼料儲(chu) 備等企業(ye) 搶抓糧源,滿足生產(chan) 經營需要;貿易企業(ye) 積極采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農(nong) 民擇機擇價(jia) 售糧,小麥市場購銷兩(liang) 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的收購調度顯示,主產(chan) 區各類糧食企業(ye) 累計收購小麥超過5700萬(wan) 噸,早秈稻超過600萬(wan) 噸,收購量較去年均有所增加。

  夏糧收購期間,各地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引導企業(ye) 均衡收糧、農(nong) 民有序售糧;各部門優(you) 化服務,中儲(chu) 糧在主產(chan) 區開展中央儲(chu) 備小麥輪入收購,引領社會(hui) 多元主體(ti) 入市收購,發揮儲(chu) 備輪換對市場化收購的引領帶動,助農(nong) 賣糧增收;中糧貿易、中糧油脂按照“敞開收購、提價(jia) 收購、延時收購”的原則,切實維護農(nong) 民關(guan) 切,保障小麥、油菜籽市場的穩定暢通和有效供給;農(nong) 發行安排1100億(yi) 元信貸資金專(zhuan) 門用於(yu) 夏糧收購,並提供全天候服務,基本實現農(nong) 民售糧款“秒到賬”。

  隨著秋糧進入收獲季,各地也做好了秋糧收購的準備。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產(chan) 量的四分之三,秋糧收購涉及品種多、覆蓋地域廣、時間跨度長,是全年糧食收購的大頭。目前,中稻已在南方地區零星上市。在江西黎川,中稻收割完成後,糧食轉運機、多功能烘幹機、品質分選機聯合生產(chan) 作業(ye) ,實現了田間到工廠,一條龍為(wei) 農(nong) 服務。

  江西省黎川縣糧食安全保障中心主任 黃欣鑫:為(wei) 了保障種糧農(nong) 民的收益,黎川縣積極開展糧食代烘幹工作,並要求工作人員在崗待命,農(nong) 民隨時送糧來,都有人員收購烘幹,確保農(nong) 民收割的稻穀能及時烘幹並安全存儲(chu) 。

  聚焦關(guan) 鍵環節

  加大力度保護農(nong) 民利益

  各地聚焦糧食購銷領域“人、糧、庫”三個(ge) 關(guan) 鍵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穩定和種糧農(nong) 民利益。

  緊盯“關(guan) 鍵人”。這幾天,四川省三台縣八洞鎮書(shu) 房村中稻迎來大麵積收割,專(zhuan) 項督查組和農(nong) 戶一起下田,現場調查走訪。

  四川省三台縣八洞鎮紀委書(shu) 記 王能書(shu) :緊盯收購過程中價(jia) 格是否公平公開、村社幹部是否存在吃回扣現象等重點問題,嚴(yan) 格監督檢查。

  賣上“明白糧”。規範明碼標價(jia) ,讓收購價(jia) 格透明化。專(zhuan) 項督查組督促全縣十八個(ge) 收購庫點落實價(jia) 格上牆、標準上榜,讓農(nong) 民對秋糧收購政策、價(jia) 格一目了然,安心賣上“明白糧”。

  四川省三台縣紀檢監察幹部 宋高科:嚴(yan) 肅查處壓級壓價(jia) 、未及時支付售糧款、以陳頂新、以次充好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收購全過程接受社會(hui) 各方監督,堅決(jue) 杜絕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和用於(yu) 食品生產(chan) 。

  守住“大糧庫”。在山東(dong) 德州武城,糧食入庫、儲(chu) 存、出庫、輪換這些環節都實現了網格化管理,除了糧庫管理員之外,紀檢監察專(zhuan) 項工作組劃分13個(ge) 網格管理片區,建立糧庫儲(chu) 存檔案和大數據監管平台,加大對糧食全過程動態監督檢查力度。

  山東(dong) 省武城縣紀檢監察幹部 宋兆燕:持續深化開展糧食購銷領域專(zhuan) 項整治,嚴(yan) 肅查處“吃拿卡要”、收“人情糧”、壓級壓價(jia) 、抬級抬價(jia) 等涉糧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

  今年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強監管、嚴(yan) 執法、重處罰行動年”,全係統建立涉糧問題線索快速響應機製,通過直查快辦、提級查辦等手段,進一步提升線索處置效率;依法依規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將各地糧食和儲(chu) 備部門行政處罰情況,納入省級黨(dang) 委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牢牢守住糧食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chu) 存安全的底線。

  什麽(me) 是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

  當前我國糧食收購分為(wei) 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市場化收購指糧食價(jia) 格由市場形成,糧食收購者可以按市場價(jia) 格直接收購農(nong) 民交售的糧食,市場化收購是糧食收購的主渠道。

  政策性收購主要是國家為(wei) 了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在特定區域和特定時段內(nei) 的特定條件下,委托具備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ye) ,以規定的價(jia) 格收購符合質量要求糧食的收購方式。農(nong) 民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和自身條件,自願選擇糧食收購者交售糧食。

  糧食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有何作用?

  今年國家繼續在小麥和稻穀主產(chan) 省份實行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糧食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是為(wei) 保護農(nong) 民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實施的糧食價(jia) 格調控政策。

  一般情況下,糧食收購價(jia) 格受市場供求影響,國家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基礎上實行宏觀調控,必要時由國務院決(jue) 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chan) 區實行最低收購價(jia) 格。當市場糧價(jia) 低於(yu) 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jia) 時,國家委托符合一定資質條件的糧食企業(ye) ,按國家確定的最低收購價(jia) 收購農(nong) 民的糧食。

  目前,我國糧食收購已經形成了以市場化收購為(wei) 主導、政策性收購為(wei) 補充的新格局,糧價(jia) 形成逐步回歸市場化,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糧食收儲(chu) 機製逐步形成。

  (總台央視記者 梁麗(li) 娟 蔣樹林 李卉 李科 山東(dong) 台)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