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努力建設網絡強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在目前國內(nei) 外局勢日趨複雜的背景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顯得尤為(wei) 重要。作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管網治網成功經驗的理論總結,也是我國網信事業(ye) 管理與(yu) 發展的指導綱要,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yu) 戰略性,為(wei) 新時代網信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與(yu) 前進方向。因此,建設網絡強國不僅(jin) 關(guan) 乎黨(dang) 的長期執政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然要求。
建設網絡強國的重大意義(yi)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國際社會(hui) 開始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文化、科技相互交織的命運共同體(ti) 。新時代的大國網絡空間博弈,已經從(cong) 簡單的技術博弈上升到複雜的話語與(yu) 理念博弈。在麵臨(lin) 網絡霸權主義(yi) 威脅時,隻有將我國從(cong) 網絡大國建設成網絡強國,擁有先進的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在全球網絡空間中發揮重要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才能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抵製霸權主義(yi) 、單邊主義(yi) 和“偽(wei) 多邊主義(yi) ”的逆流。
伴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尤其是作為(wei) 互聯網原住民的“Z世代”步入社會(hui) ,網絡成為(wei) 各國文化輸出和博弈的重要陣地,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興(xing) 科技正在推動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深入發展,國家與(yu) 地區之間的科技競爭(zheng) 愈演愈烈。網絡信息技術作為(wei) 底層支撐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全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國家安全。網絡給全球各國帶來了風險與(yu) 挑戰,但也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帶來了寶貴機遇。因此,要想保證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國家穩定運行,就必須保證我國網信事業(ye) 的健康發展;要想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就必須建設網絡強國。
建設網絡強國是提高我們(men) 黨(dang) 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網絡信息事業(ye) 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guan) ,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guan) ”,“要加強黨(dang) 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網信事業(ye) 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緣政治日趨複雜使得網絡對國家發展和社會(hui) 進步起到越來越關(guan) 鍵的作用。網絡已經成為(wei) 信息傳(chuan) 播、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互動的重要平台。如果不在網絡技術上掌握製高點、建設成為(wei) 網絡強國,就無法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需要。因此,提高我們(men) 黨(dang) 網絡綜合治理能力,就必須建設網絡強國,從(cong) 而確保我國能夠應對網絡時代挑戰,保障國家利益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
建設網絡強國是築牢國家網絡安全的重要保障。網絡安全是當代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國家網絡安全對於(yu) 保障國家的政治、經濟、軍(jun) 事、文化和社會(hui) 穩定具有重要意義(yi)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將強化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體(ti) 係建設列為(wei) 健全國家安全體(ti) 係的一部分。中國在網絡發展和治理方麵取得了顯著成就,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為(wei) 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網絡技術為(wei) 數字經濟帶來強勁增長活力。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wan) 億(yi) 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巨大。此外,網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也為(wei) 國家網絡安全帶來了風險與(yu) 挑戰。現代社會(hui) 的運轉高度依賴網絡和信息通信技術,麵臨(lin) 著各類網絡威脅和風險。
網絡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發展趨勢明顯。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網絡強國建設有著重要的助力作用。隻有成為(wei) 網絡強國,才能為(wei) 國家網絡安全提供必要的技術和人才支撐,才能加強網絡防禦能力,從(cong) 而築牢國家網絡安全防線。政府、企業(ye) 和社會(hui) 等多方麵需要共同投入,黨(dang) 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ye) 履責、社會(hui) 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ti) 參與(yu) ,才能提升現代網絡的綜合治理能力。可以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有效方法,形成全麵有效的聯防社會(hui) 風險體(ti) 係。當下,網絡安全已經成為(wei) 國家安全和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重要基石和關(guan) 鍵引擎。因此,建設網絡強國不僅(jin)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必要舉(ju) 措。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導下,網絡強國建設成為(wei) 推動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戰略任務和關(guan) 鍵基礎支撐。通過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推動網絡技術的創新和進步,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構建強大的網絡安全防禦體(ti) 係,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有效防範和應對來自內(nei) 外部的網絡安全威脅和攻擊,使我國掌握與(yu) 經濟發展相匹配的網絡空間話語權。
建設網絡強國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先決(jue) 條件。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由於(yu) 曆史、民族、地域等原因,網絡發展仍然存在著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尤其是當下網絡霸權主義(yi) 盛行,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構成新的威脅。2015年12月16日,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首次提出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贏得了大多數國家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麵對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國際社會(hui) 應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網絡已超越國界和地域,成為(wei) 連接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橋梁。為(wei) 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包括網絡安全、信息流通、數據治理等問題,有必要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隻有擁有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先進的網絡技術和高素質的網絡人才,才能保障國家在網絡空間的安全和掌控能力。建設網絡強國不僅(jin) 能夠保護本國的核心利益和信息安全,更能夠在此基礎上與(yu) 其他國家合作,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
建設網絡強國的實踐路徑
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曆史和實踐證明,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擁有豐(feng) 富執政經驗的百年大黨(dang) ,能夠立足中國國情,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結合實際情況走適合中國網絡強國的建設道路,凝聚各方力量,將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式現代化偉(wei) 大實踐有機統一,從(cong) 而更好地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網絡強國。當前,黨(dang) 的中心任務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網絡強國作為(wei) 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離不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立場。隻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立場,才能將我國建設成為(wei) 網絡強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網信事業(ye) 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ye) 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因此,建設網絡強國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價(jia) 值立場,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互聯網的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wei) 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億(yi) 萬(wan) 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網絡強國建設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依靠全體(ti) 人民共同推動,進而縮小“信息鴻溝”,穿透區域和身份等因素所構築起的“信息同溫層”,減少“過濾氣泡”“信息繭房”“回音壁”等情況的發生,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隻有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才能將我國建設成為(wei) 現代化網絡強國。一方麵,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可以為(wei) 網絡空間注入新的活力,營造一個(ge) 向上向善的清朗網絡空間,有助於(yu) 增強主流思想輿論,建成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完善的網絡強國。另一方麵,網絡作為(wei) 當下人民群眾(zhong) 日常生活的重要領域,能夠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提供廣闊的空間,促進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發展,連接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廣大網絡使用者,對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深化網信領域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網絡的本質在於(yu) 互聯,信息的價(jia) 值在於(yu) 互通。當下,國際秩序麵臨(lin) 多重危機,和平發展隱患日益加重,全球治理體(ti) 係亟待深刻變革,深化網信領域國際交流與(yu) 合作是建設網絡強國的必經之路,這是互聯網誕生的本質,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鑰匙。從(cong) 網絡信息傳(chuan) 播的結果來看,互聯網削弱了世界的物理空間屬性,增加了虛擬共時性的特征,使得各個(ge) 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越來越交織在一起,形成了虛擬共同體(ti) 。單靠一個(ge) 國家建設網絡社會(hui) 無法適應當下的時代發展,需要共建共享網絡數字資源,從(cong) 而互利共贏。2023年7月3日,習(xi) 近平主席在致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hui) 賀信中指出,在人類曆史的漫長進程中,世界各民族創造了具有自身特點和標識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將為(wei) 人類破解時代難題、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因此,各國應當團結起來,共同高舉(ju) 多邊主義(yi) 旗幟,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讓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成果惠及中國和世界人民。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ye) 取得了重大成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對於(yu) 把牢網信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戰略方向,在新的起點上不斷開創網絡強國建設新局麵具有重大意義(yi) ,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係北京語言大學校長、教授)
(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