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全球每三台筆記本電腦就有一台重慶造
自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2013年9月成立至今,全國已累計設立了21個(ge) 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十年來,自貿試驗區肩負著“為(wei) 國家試製度、為(wei) 地方謀發展”的重要使命,推出了一係列首創性實踐。
重慶自貿試驗區是全國第三批設立的自貿試驗區之一,地處西部內(nei) 陸城市,不鄰邊、不沿海,重慶有著對外開放的天然短板,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作為(wei) 銜接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紐帶,重慶在積極重構中國西部開放型經濟的新格局中,麵對發展的難點,如何在自己的“試驗田”裏先行先試、主動破題?
在重慶新普科技的生產(chan) 線上,海關(guan) 關(guan) 員正在向產(chan) 線負責人了解相關(guan) 產(chan) 品零部件的組裝細節,對於(yu) 這個(ge) 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池製造商來說,客戶現在對供貨期的要求越來越高。
新普科技(重慶)有限公司 進出口部總經理 張國勇:目前全年可以生產(chan) 6000萬(wan) 組,對生產(chan) 線自動化的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對供應鏈的快速反應要求也越來越高。
2011年,新普科技從(cong) 東(dong) 部沿海地區搬遷到了重慶,作為(wei) 電子消費品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企業(ye) 發展路徑的轉移,也是伴隨著6家全球知名筆記本電腦製造商先後落戶重慶自貿試驗區。曾經一直以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為(wei) 主的重慶,經過10多年的培育和涵養(yang) ,如今全麵打造的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供給著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筆記本電腦。記者在西永綜合保稅區調研時看到,來自全球和全國各地的電子材料,幾乎是24小時不間斷地進出。
達豐(feng) (重慶)電腦有限公司 資深經理 劉洪亮:筆記本電腦的供應鏈非常長,因為(wei) 涉及了幾千個(ge) 零部件,消費電子的生產(chan) 每個(ge) 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就給物流運輸、口岸的卡口進出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為(wei) 哪一個(ge) 料延誤了,都不能達成生產(chan) 目標。
在筆記本電腦年產(chan) 一億(yi) 台以上的全球份額中,廣達集團生產(chan) 規模最大,年產(chan) 峰值時超過了5500萬(wan) 台,如此產(chan) 能不僅(jin) 需要匹配高速運轉的生產(chan) 線,更要有對物流運輸以及報關(guan) 通關(guan) 的高效把控,但是早在筆電產(chan) 業(ye) 鏈剛剛向重慶聚合時,綜保區傳(chuan) 統的監管模式給企業(ye) 的擴產(chan) 增速帶來了不小的難題。
達豐(feng) (重慶)電腦有限公司 資深經理 劉洪亮:這就是即將要投到生產(chan) 線上去生產(chan) 的材料,因為(wei) 它是SMT的貼片技術,所以它的材料都是成卷來包裝的。這一卷的數量是4000個(ge) ,這個(ge) 更誇張,一卷10000個(ge) 。這裏包含了二極管、三極管、電阻、電容。這個(ge) 數量和微小程度,是沒有辦法用傳(chuan) 統的方式肉眼去數、去監管的。
達豐(feng) (重慶)電腦有限公司 經理 呂小會(hui) :舉(ju) 個(ge) 例子來說,一台筆記本電腦下邊可能有上千顆的料號,因為(wei) 在保稅區,所有的這些料都是需要向海關(guan) 事先備案的,就現在備案的數據來看,已經備了300多萬(wan) 顆的料了。
隻要不停產(chan) ,海量的料號就會(hui) 以每天上千顆的數量遞增,而事先逐一備案所帶來的巨大的工作量,需要企業(ye) 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停工停產(chan) ,配合海關(guan) 的核查。對於(yu) 爭(zheng) 分奪秒、精細化管理的筆電生產(chan) 線來說,傳(chuan) 統的強製性規則既是製約企業(ye) 發展的“堵點”,同樣也是海關(guan) 監管的“難點”。
重慶海關(guan) 所屬西永海關(guan) 備案科科長 王向宇:筆電產(chan) 業(ye) 自身的管理是比較精細化的管理,講究的都是零庫存,從(cong) 計劃下達,到料件備齊,到投入生產(chan) ,兩(liang) 三天之內(nei) 就可以完成,而且可以做到非常大的量。在長期監管中會(hui) 發現,對時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海關(guan) 的政策必須跟上企業(ye) 的節奏。
創新監管製度 助力筆記本電腦走向世界
打造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終端產(chan) 品製造研發基地,形成千億(yi) 級的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是重慶推動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布局。如何確保筆記本電腦企業(ye) 能在重慶留得下、穩得住,更好地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重慶首先就得把企業(ye) 眼前的困難解決(jue) 好,那麽(me) 監管舉(ju) 措如何創新?
在廣達的生產(chan) 線上,數千個(ge) 零部件依靠企業(ye) 資源管理係統的強大支撐,被精確地安排到各個(ge) 環節。針對筆電企業(ye) 的具體(ti) 訴求,重慶海關(guan) 不斷優(you) 化數據模型和算力,嚐試把監管的重心從(cong) 前端的備案審核向後期的風險排查傾(qing) 斜。在築牢數據庫的基礎上,實現綜保區內(nei) 的企業(ye) 可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在現行法規的框架內(nei) 最大限度簡化企業(ye) 辦理業(ye) 務的流程和手續,重慶海關(guan) 首創的這個(ge) 被稱為(wei) “四自一簡”的監管製度也被全國複製推廣。
重慶海關(guan) 所屬西永海關(guan) 備案科科長 王向宇: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chan) 節奏來,不用配合海關(guan) ,給企業(ye) 更多自主權利,大量的不再通過人工審核,便於(yu) 企業(ye) 更加能夠保證生產(chan) 連貫性。
為(wei) 企業(ye) 開政策的“綠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將監管過程由以前的強製性變成了現在的順勢監管和隱形監管,以更高水平的科技支撐來織密風險防範的安全網。
達豐(feng) (重慶)電腦有限公司 資深經理 劉洪亮:監管和被監管的互動變成了一個(ge) 信譽互動,讓守法的企業(ye) 能夠自由發揮,實現了最高效的生產(chan) 組織和運營,我認為(wei) 這個(ge) 是綜保區乃至於(yu) 自貿區發展的一個(ge) 最核心的內(nei) 核——尊重市場。
尊重市場,市場也為(wei) 重慶帶來了豐(feng) 厚的回饋。2022年,重慶自貿試驗區以全市不到千分之二的麵積,貢獻了近2/3的外貿進出口總額。今年1到7月,重慶自貿試驗區實現進出口總值2638.6億(yi) 元人民幣,占重慶進出口總值的63.1%。讓企業(ye) 少跑路、讓數據多運行,借助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通道便利和創新優(you) 勢,重慶實現了全球每三台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台是重慶造。
重慶海關(guan) 副關(guan) 長 王宏翰:連續幾年重慶的筆記本電腦的進出口額都占到了整個(ge) 重慶市外貿總值的65%以上,這是一個(ge) 平台產(chan) 生的集聚效應帶給重慶的發展優(you) 勢。統籌發展和安全,既要把好國門,也要服務發展,實際上就是通過智慧化、智能化,通過科技賦能來實現監管的嚴(yan) 密和高效統一。
而對於(yu) 年輕的海關(guan) 關(guan) 員們(men) 來說,現在他們(men) 也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去企業(ye) 生產(chan) 一線,隻有隨時了解和掌握不斷更新的市場需求,才能跟得上自貿區蓬勃發展的步伐。
重慶海關(guan) 所屬西永海關(guan) 綜合業(ye) 務科 副科長 白雲(yun) 雲(yun) :我如果想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被拍在沙灘上,能和自貿區、綜保區一同成長的話,那我就要不斷地學習(xi) ,要更好地守好國門。首先在數字化、信息化,在智慧海關(guan) 建設上,就需要我做一個(ge) 更加全麵綜合的自己,去匹配現在的發展。
鐵路提單 探索陸路貿易新規則
目前,全球貿易通行還是以“海運規則”為(wei) 主導,重慶作為(wei) 全國中歐班列的始發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如何借助區位優(you) 勢,去推動“構建陸路國際貿易規則體(ti) 係”的建設?
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一邊是剛剛從(cong) 歐洲運抵的進口汽車正在排隊檢測,一邊是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整裝待發準備“出海”。隨著市場逐步回暖,今年1到7月,重慶關(guan) 區出口汽車已超過20萬(wan) 輛,進口汽車4158輛,進口整車的數量和品類都位居內(nei) 陸鐵路口岸第一。
進口汽車貿易服務商 付士剛:主要是因為(wei) 鐵路的時效性,因為(wei) 鐵路從(cong) 德國到重慶隻有15到20天時間。
一直做進口汽車貿易的付士剛,2015年將公司從(cong) 上海搬到了重慶,看重的就是陸路貿易暢通帶來的公司綜合運營成本的降低。
進口汽車貿易服務商 付士剛:海運要40天時間,如果客戶比較著急,要發空運,空運一台車要10萬(wan) 塊人民幣,海運雖然便宜,但是時間客戶等不起,這兩(liang) 者的中間隻有鐵路,價(jia) 格能接受,時間也能接受。
2014年,重慶獲批首個(ge) 內(nei) 陸整車進口口岸後,就有不少車企和經銷商迅速把目光投向了重慶,但陸上貿易通道為(wei) 大家帶來成本下降的同時,不能與(yu) 國際“海運提單”具備同等法律效力的鐵路運單憑證,又成了口岸開展整車貿易的最大掣肘。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副總經理 韓超:一個(ge) 困擾就是在貿易安全性上麵得不到保障,無論是支付定金還是支付全款,它都有一定的貿易風險;第二個(ge) 共性痛點,介於(yu) 運單不具備物權屬性,所以大家在發展壯大貿易規模的時候會(hui) 帶來缺乏金融杠杆的效果。
進口汽車貿易服務商 付士剛:我們(men) 跟天津港同行做比較,因為(wei) 天津港他可以做信用證,可以做融資,100萬(wan) 他可以做6台車,我們(men) 100萬(wan) 隻能做1台車。
因為(wei) 鐵路運單無法開具信用憑證,不能開展國際結算及融資金融業(ye) 務,企業(ye) 必須提前全款支付,不僅(jin) 資金壓力大,風險也高,這不僅(jin) 製約了企業(ye) 的積極性,也會(hui) 給陸上貿易的市場環境帶來法律保護的障礙。
重慶市商務委自貿區製度創新處 處長 王欣:數百年以來,我們(men) 的國際貿易都是以海運作為(wei) 主導地位,相應的,貿易規則也是以海運規則為(wei) 主,它有一套很成熟的體(ti) 係。製度型開放其實是雙向的,一方麵是要對接、學習(xi) 國際上的先進規則,另一方麵,想要創設的一些規則、經驗,在這個(ge) 試驗田裏先試先行,然後再複製推廣到全國 。
針對迫切的市場主體(ti) 訴求,重慶自貿試驗區從(cong) 設立之初,就開始積極探索“構建陸路國際貿易規則體(ti) 係”,將“海洋規則”複製到陸上國際貿易活動中。經過多方不懈努力,2018年1月27日,中國外運正式簽發了中國第一張國際鐵路提單。
重慶市商務委自貿區製度創新處 處長 王欣:2019年,商務部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貿法會(hui) 提交了關(guan) 於(yu) 解決(jue) 鐵路運輸單證物權化問題的提案,並且獲得了通過,這個(ge) 提案其實也基於(yu) 重慶鐵路提單的探索而提出的,然後上升到國家層麵,通過國家去推動,然後在國際上去達到一定的共識。
得益於(yu) 鐵路提單信用證的確權,現在付士剛的公司資金周轉率提升了85%。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鐵路提單已從(cong) 進口整車逐步拓展到其他大宗商品,並且實現了批量化運用。截止到目前,重慶鐵路口岸已累計簽發鐵路提單6000多單,實現整車進口36000多輛,集聚上下遊企業(ye) 600多家,初步形成了進出口汽車的全產(chan) 業(ye) 鏈。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 副總經理 韓超:托運人是海外的一家來自拉脫維亞(ya) 的企業(ye) ,現在海外不僅(jin) 有貿易的市場主體(ti) ,還有物流的主體(ti) ,已經紛紛認可了國際鐵路聯運提單的使用範圍,所以我覺得共商、共建、共享,其實在經濟主體(ti) 的心目中,已經有了一個(ge) 回答和回應。
(總台央視記者 徐平 劉剛 夏斯偉(wei) 張雲(yun) 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