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球濱海濕地城市聯盟圓桌會議共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新思路

發布時間:2023-09-26 14: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鹽城9月26日電 (記者 於(yu) 從(cong) 文)全球濱海濕地城市聯盟圓桌會(hui) 議25日下午在江蘇鹽城舉(ju) 行。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克羅地亞(ya) 、意大利5個(ge) 國家9個(ge) 濱海濕地城市的代表,圍繞“共商綠色低碳發展、同繪城市美好藍圖”這一主題,交流分享各自城市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共同探討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思路和促進全球濱海濕地城市國際合作的新路徑。

  遼寧省大連市已被列入申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chan) 提名地。大連市副市長劉東(dong) 立分享了該市10年來堅持先導先行,走生態文明與(yu) 經濟建設高度融合的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同並進。如今,該市良好的生態帶來生物種群不斷增多。“蓮花山梅花鹿奔跑,數量不斷提升,莊河、長海、旅順分別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的遷徙地,我們(men) 美麗(li) 的城市已成為(wei) 野生動物與(yu) 人類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在克羅地亞(ya) 查科韋茨市市長樂(le) 瑞卡·奇維迪尼看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管理與(yu) 征服帶來了後果,使自然災害防禦屏障不堪重負。19世紀和20世紀的工業(ye) 化與(yu) 城市化發展,查科韋茨市城市周邊的森林麵積大大減少,20世紀下半葉的農(nong) 業(ye) 集約化生產(chan) ,水力發電廠的建設以及河流治理,幾乎使濕地枯竭。

  “幸運的是人們(men) 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意識發生了變化,環保與(yu) 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men) 避免減少或破壞自然棲息地,避免引發氣候變化與(yu) 汙染環境。”樂(le) 瑞卡·奇維迪尼說,“在我們(men) 正在經曆的這一轉型過程當中,我們(men) 的目標不僅(jin) 是彌補過去的錯誤,更是確保未來的可持續增長。”

  深圳市是中國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在綠色低碳發展和濱海濕地保護方麵具有豐(feng) 富的經驗,域內(nei) 的福田紅樹林國際重要濕地也是東(dong) 半球國際候鳥南北遷徙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深圳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張晉周分享了該市推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做法和展望。

  日本佐渡市市長渡邊龍五分享了佐渡島減少一半的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使朱鹮重新飛翔在佐渡島上空。自2008年10隻朱鹮被放歸到佐渡島後,現今已經有500多隻朱鹮飛翔在佐渡的天空,成為(wei) 佐渡島的日常風景之一。

  作為(wei) 這次活動舉(ju) 辦地的江蘇鹽城,地處中國東(dong) 部黃海之濱,兼具海洋、濕地、森林三大生態係統,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ya) 洲大陸邊緣麵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是“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和“國際濕地城市”。“濕地作為(wei) 地球之腎,我們(men) 始終視之為(wei) 珍寶,倍加關(guan) 愛、精心嗬護。”鹽城市市長張明康表示,該市通過不斷開辟“追風逐綠”的發展新賽道,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呈現新局麵,正在加快向全球展示人與(yu) 自然共棲共生、濱海濕地與(yu) 現代城市共存共榮的現實圖景。

  “大量的生產(chan) 影響了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我認為(wei) 節約資源和能源是至關(guan) 重要的。”韓國濟州道前議長、《濟州每日》代表理事金太石表示,“雖然節約資源和能源需要我們(men) 克服很多的不便,但我們(men) 因此可享受更美好的地球環境,生活也會(hui) 變得更為(wei) 幸福。”(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