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預製菜進校園應十分審慎

發布時間:2023-10-07 14:33:00來源: 法治日報

  專(zhuan) 家稱預製菜尚未達到為(wei) 學校供餐的法定安全要求

  預製菜進校園應十分審慎

  □ 本報記者 張守坤

  近日,江西省贛州市蓉江新區的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視頻吐槽,稱由於(yu) 當地中央廚房供餐配送不及時、服務人員不足,開學第一天就出現了數百名孩子下午3點還沒吃午飯的情況,有的孩子吃了還拉肚子。目前,贛州市蓉江新區已停止對全區幼兒(er) 園進行中央廚房配餐,而中小學的飯菜仍由中央廚房提供。

  當下,受場地、人員等限製,一些中小學校采用中央廚房配餐模式,以解決(jue) 學生吃飯(尤其是午餐)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廚房配餐模式中,菜品包含一些預製菜,引發學生家長關(guan) 注。

  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對於(yu) 預製菜能否進入中央廚房配餐,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從(cong) 多部法律的規定中可以看出,法律對此持謹慎態度,畢竟校園食堂具有特殊性,麵對的群體(ti) 主要是未成年人,他們(men) 正值身體(ti) 及智力發育的關(guan) 鍵時期,對食品安全和營養(yang) 的要求更高,相關(guan) 部門和學校應當為(wei) 校園食品安全守好門把好關(guan) 。

  統一配餐菜品含預製菜

  “看看這是不是預製菜呀,焦慮。孩子的學校自己沒有食堂,每天的飯菜是配餐公司打包分裝好送過來的,有的菜看著真像預製菜,還有天天用透明的一次性飯盒裝剛做好的菜,真怕小孩子天天吃會(hui) 出問題。”

  《法治日報》記者發現,近兩(liang) 個(ge) 月以來,在社交平台上出現了許多因家長對學校中央廚房配餐是否含預製菜的擔憂而發布的信息。

  據公開報道,有的家長擔心學校統一配餐含有預製菜,長期食用會(hui) 對學生的健康不利,堅持每天給孩子送飯。

  天津市某小學家長林女士則是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參觀中央廚房配餐公司的活動,以了解孩子的用餐安全情況。

  在今年9月中旬舉(ju) 辦的活動中,配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使用的餐盒是PP5材質的,耐高溫,可重複使用,每學期一換新的餐盒,餐盒清洗采用的是先進清潔方式。”此外,新鮮蔬菜類食材的使用時間為(wei) 24個(ge) 小時,基本能做到當天進貨當天用完,再進行二次采購,肉類包括鮮肉和冷凍肉都有,凍肉有專(zhuan) 門公司供應,並非市場隨機采購,凍肉會(hui) 控製量,基本一星期一采購。

  “工廠都是正常炒菜做飯,所有工作人員都會(hui) 消毒和穿防護服,沒有違規使用添加劑的情況,倉(cang) 儲(chu) 區的調料都是知名品牌。”相關(guan) 負責人稱。

  在參觀完質檢區、消毒區、加工區、裝箱區、倉(cang) 儲(chu) 區等,林女士和其他家長對配餐的安全性放心了不少:“很多細節都是我們(men) 來之前沒想到的,比如每天送出去的餐品都會(hui) 留樣檢測;公共區域都有監控,合作公司和學校都能隨時查看,並非做做樣子。”

  對於(yu) 家長們(men) 關(guan) 心的預製菜問題,中央廚房配餐公司負責人表示,沒有使用預製菜的情況,都是現炒現做的食物。隻有烤腸類為(wei) 采購食品。有家長現場反饋希望減少或者是去掉烤腸,負責人表示將考慮進行調整。

  雖然該配餐公司明確表示沒有使用預製菜,但業(ye) 內(nei) 人士根據林女士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分析,該中央廚房的倉(cang) 儲(chu) 區實際上有不少預製食品,比如小酥肉、各種麵點、香辣雞翅根等。

  學校開食堂非硬性要求

  在采訪中,有家長稱,為(wei) 什麽(me) 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食堂?學校食堂供餐起碼有學校領導和老師監管,家長也有機會(hui) 看見,更安全。而中央廚房配餐一般距離較遠,而且家長無法實時看到菜品情況,確實是不放心。

  根據公開信息,當前,全國各地對學校提供餐飲的規定並不統一,有些地方要求中小學校設立食堂,但有些地方並不要求學校開設食堂,因為(wei) 並非每所學校都有條件和能力自建食堂。

  “自辦食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無疑增加了學校的工作負擔,學校方麵也不一定有足夠的精力和經驗管理食堂。學校選擇外包或配餐,相當於(yu) 將責任轉嫁給承包商或配餐公司,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身責任。”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王毅說。

  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認為(wei) ,部分學校選擇中央廚房配餐,無疑是因為(wei) 中央廚房配餐相對比較方便,既省時又省力。從(cong) 客觀上說,校內(nei) 學生人數眾(zhong) 多,就餐時間相對比較集中且時間有限,現做飯菜的工序較多難以滿足需要。

  這意味著,一方麵,成本、衛生、監督等綜合因素考量下,自建食堂正在逐漸“失寵”,成為(wei) 不少學校的棄選。另一方麵,采用中央廚房統一配餐模式,成為(wei) 解決(jue) 學生吃飯(尤其是午餐)問題,正在成為(wei) 越來越多學校的新選擇。

  2020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係統“製止餐飲浪費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行動方案》,提到要完善從(cong) 食品原材料采購、庫房儲(chu) 存、物流配送、生產(chan) 加工到成品銷售的全鏈條管理,實現食材配比有效動態調整,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設立中央廚房、中央庫房,實行集約化、專(zhuan) 業(ye) 化的高效管理。

  地方對此也積極響應和落實。同年,山東(dong) 省濟南市教育局發布《關(guan) 於(yu) 加強濟南市中小學“食堂+配餐”規範化管理的通知》,提出在以學校食堂供餐為(wei) 主保證供餐服務外,實行多種形式的配餐供餐服務,其中包括建設“中央廚房”多點配送。

  2022年,福建省福安市出台《福安市2022年教育擴量提質專(zhuan) 項行動實施方案》,將學生課後服務餐實現中央廚房直供作為(wei) 一項重點內(nei) 容。

  預製菜審慎進中央廚房

  據報道,江西贛州一些家長反映,當地啟用中央廚房配餐模式前,學校並未征求家長意見,這意味著配餐方並未向家長充分告知其菜品生產(chan) 方式,至於(yu) 配餐是否為(wei) 預製菜,家長們(men) 無從(cong) 知曉。

  這一情況並非個(ge) 例。記者在調查中獲悉,很多家長稱自己並不清楚孩子吃的中央廚房配餐中是否包含預製菜,谘詢有關(guan) 部門也得不到明確答複。

  家長對此是否有知情權?如果不滿意可否要求學校更換配餐公司?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院長任超說,對於(yu) 預製菜能否進入中小學中央廚房配餐,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從(cong) 多部法律的相關(guan) 規定中可以看出,法律對此持審慎態度,畢竟校園食堂具有特殊性,麵對的群體(ti) 主要是未成年人,他們(men) 正值身體(ti) 及智力發育的關(guan) 鍵時期,對食品安全和營養(yang) 的要求更高。

  任超認為(wei)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學校供餐應當“當餐加工,確保食品安全”,這是兩(liang) 個(ge) 重要的指標。而預製菜還沒有經過科學的測評、驗證程序來證明其安全性,尚未達到法定“確保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其製作過程與(yu) 上述法律規定中的“當餐加工”並不吻合。

  此外,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yu) 營養(yang) 健康管理規定》也指出:“中小學、幼兒(er) 園應當培養(yang) 學生健康的飲食習(xi) 慣,利用家長學校等方式對學生家長進行食品安全與(yu) 營養(yang) 健康相關(guan) 知識的宣傳(chuan) 教育。”

  在任超看來,如果孩子們(men) 在學校經常吃“預製菜”,長此以往必然改變未成年人的口味和飲食習(xi) 慣,不利於(yu) 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xi) 慣和行為(wei) 習(xi) 慣。所以應當對學生的食品安全保持更高的標準,對預製菜進校園也必須有一個(ge) 更為(wei) 審慎的態度。

  “如果中央廚房配餐中含有預製菜,需要讓學生家長知情。學生和家長作為(wei) 消費者,有對食物的知情權。無論是讓學生投票,還是讓家長委員會(hui) 參與(yu) 協商,這項決(jue) 定須經由利益相關(guan) 方的共同商議,方可施行。”任超說。

  在王毅看來,如果家長對中央廚房配餐企業(ye) 存疑,可以要求進行監督或者更換配餐企業(ye) 。

  根據《學校食品安全與(yu) 營養(yang) 健康管理規定》,學校在食品采購、食堂管理、供餐單位選擇等涉及學校集中用餐的重大事項上,應當以適當方式聽取家長委員會(hui) 或者學生代表大會(hui) 、教職工代表大會(hui) 意見,保障師生家長的知情權、參與(yu) 權、選擇權、監督權。

  “因此,家長有權對供餐單位進行監督,如果對供餐單位存疑,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hui) 向學校提出意見,要求進行監督或者更換。”王毅說。

  如果因食用包含預製菜的中央廚房統一配餐,出現問題怎麽(me) 辦?

  王毅認為(wei) ,我國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領域產(chan) 品質量安全作出了最嚴(yan) 格的處罰規定,如果校園食堂餐食出現問題,那麽(me) 餐食提供者應當依法承擔主要責任,構成犯罪的還會(hui)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學校作為(wei) 對學生負有監護責任的主體(ti) ,隻要校園中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都可視為(wei) 學校未盡到管理職責而承擔相應責任,因此還要追究學校主要負責人的行政責任。”王毅說。

  9月22日,教育部有關(guan) 司局負責人表示,經研究,鑒於(yu) 當前預製菜還沒有統一的標準體(ti) 係、認證體(ti) 係、追溯體(ti) 係等有效監管機製,對“預製菜進校園”應持十分審慎態度,不宜推廣進校園。

  在受訪專(zhuan) 家看來,據此,預製菜進入中央廚房統一配餐,也應持十分審慎態度,預製菜不宜借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餐推廣進校園。

  陳音江說,校園食品安全和營養(yang) 健康事關(guan) 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應當為(wei) 校園食品安全守好門把好關(guan) ,嚴(yan) 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認真核驗供餐企業(ye) 的食品生產(chan) 經營許可證件,並按照要求對供餐食品進行查驗。供餐企業(ye) 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進貨查驗記錄製度,供餐前仔細查驗食品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確保為(wei) 學生提供質量安全營養(yang) 可靠的校園食品。監管部門也要對校園食品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一旦發現違法違規問題,要依法嚴(yan) 肅查處,及時封存問題食品並公開曝光。(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