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歌賦中行走中原大地 河南“雙節”迎客逾8480萬人次
中新網鄭州10月7日電 (記者 劉鵬)6日晚,中部省份河南2023中秋和國慶“雙節”黃金周成績單出爐,8天假期共接待遊客8480.1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587.6億(yi) 元。作為(wei) 文旅資源大省,河南各地在此期間策劃一係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吸引八方遊客在詩詞歌賦中行走、暢遊中原大地。
據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與(yu) 2022年國慶節(7天假期)相比,今年河南全省接待遊客人次為(wei) 去年的212.2%,旅遊收入為(wei) 去年的306.4%;與(yu) 2019年國慶節(7天假期)相比,接待遊客人次為(wei) 2019年的127.9%,旅遊收入為(wei) 2019年的117.1%。
今年中秋和國慶假期期間的中原大地,紅色文化旅遊唱主角、成主流。鄭州二七文旅商圈、銀基動物王國等推出“花樣告白祖國”等主題活動;洛陽舉(ju) 辦首屆黃河鋼琴音樂(le) 節、奏唱《歌唱祖國》《保衛黃河》等歌曲;新鄉(xiang) 關(guan) 山景區“太行山上升國旗”、寶泉景區萬(wan) 名遊客齊唱《我和我的祖國》,讓遊客在互動中共慶祖國華誕、激勵奮鬥精神。
為(wei) 活躍“雙節”文旅市場,河南各地提前謀劃,推出了文博遊、演藝遊、夜間遊等豐(feng) 富多彩的文旅產(chan) 品,以滿足遊客多元需求。河南博物院舉(ju) 辦了“中秋悅舞·豫博”“迎十一·慶國慶”精品課程—中原列國匯活動,吸引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參觀學習(xi)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推出“奔流——魯迅博物館藏黃河流域石刻拓片展”和書(shu) 院街貴族墓地“金覆麵展”,給觀眾(zhong) 提供了解黃河文化的全新視角;鄭州隻有河南、建業(ye) 電影小鎮假期觀劇人次超200萬(wan) ,省外遊客占比超過六成;洛陽大河薈沉浸式表演《尋跡洛神賦》,讓觀眾(zhong) 穿越時空從(cong) “看景人”變身“景中人”;安陽殷墟《一片甲骨驚天下》、嶽飛紀念館的《精忠報國》、道口古鎮的《道口往事》實景演出,讓遊客流連忘返。
針對中秋節日特點,河南各地還開展了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動,使遊客感受傳(chuan) 統文化魅力、享受美好假日時光。新鄉(xiang) 萬(wan) 仙山、轎頂山、九蓮山通過曬秋糧、曬秋果、曬秋菜展示物阜民豐(feng) 的景象;三門峽仙門山、冠雲(yun) 山舉(ju) 辦登山節讓遊客一攬豫西秋色;開封萬(wan) 歲山、包公府舉(ju) 行武林拜月、宋韻四雅活動,與(yu) 遊人一起詠頌“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等名句;鄭州嵩山風景區、海昌海洋公園舉(ju) 行中秋國風大巡遊、夜遊賞月、明月大合唱;信陽根親(qin) 文化節中秋晚會(hui) 展現“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清平景象,吸引遊客參與(yu) 體(ti) 驗。
此外,河南全省各級博物館、公共圖書(shu) 館、文化館、美術館等舉(ju) 辦了各類惠民文化活動1.16萬(wan) 場次。鄭州、洛陽、開封、鶴壁、平頂山、許昌、三門峽、商丘、濮陽、周口等地,先後舉(ju) 辦了“詩鄉(xiang) 月明”“嵩門待月”“豫見宋詞”“詩韻洛陽”“‘三蘇’文化詩詞大會(hui) ”“典籍裏的中國——中秋經典詩文誦讀晚會(hui) ”“驛城明月夜、天中共此時”2023年中秋晚會(hui) 等群眾(zhong) 性詩歌文化活動,其間發布的跟著《詩經》踏尋“風雅恒遠”、傳(chuan) 唱“漢魏歌賦”感悟“千年風骨”、誦讀唐詩探訪“重彩華章”、沉吟宋詞體(ti) 味“風情萬(wan) 種”四條中原詩詞歌賦主題旅遊線路,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跟著詩詞歌賦行走中原大地。
據知,為(wei) 努力提升遊客滿意度,河南全省文旅部門於(yu) 節前統一部署,共派出1662個(ge) 檢查督導組,開展假期文旅市場執法“閃電三號”行動,嚴(yan) 厲打擊欺客宰客行為(wei) 、違法違規現象,並積極破解假期文化場館預約難、旅遊景區停車難等問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