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超級“黃金周”讓那些唱衰中國的雜音黯淡收場
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8.26億(yi) 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較2019年增長4.1%;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較2019年增長1.5%;電影票房收入突破27.3億(yi) 元;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超過1.6億(yi) 人次……剛剛結束的中秋和國慶長假,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一派繁榮火熱的景象。德國《法蘭(lan) 克福匯報》網站稱,旅遊熱潮被視為(wei) 中國經濟複蘇的標誌。
對中國民眾(zhong) 而言,國慶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人們(men) 習(xi) 慣利用這個(ge) 難得的長假外出旅遊購物,因而國慶節又被形象地稱為(wei) “黃金周”。今年的國慶節,是中國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迎來的首個(ge) 國慶假期。國內(nei) 外市場機構此前普遍預測,隨著中國經濟恢複步伐加快,國內(nei) 消費市場將迎來久違的火熱場麵。過去八天,從(cong) 繁忙擁擠的火車站,到人流如織的著名景區,再到一票難求的演出市場,都驗證了這一判斷。有媒體(ti) 指出,今年的國慶是“五年來最火爆的黃金周”。
中國商務部6日發布消息稱,今年國慶假期,中國消費市場人氣旺、活力足,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綠色、健康、智能類商品銷售明顯增長。有分析稱,中國消費市場之所以在這個(ge) 假期迸發出巨大活力,一方麵在於(yu) 人們(men) 被疫情壓製的出行購物需求得到充分釋放,另一方麵在於(yu) 中國各級政府推出一係列政策措施,積極恢複和擴大消費,拉動了社會(hui) 消費需求。
今年國慶“黃金周”展現的繁榮景象,是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信號。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yan) 峻,而中國經濟在持續恢複中展現出韌性與(yu) 活力。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5.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今年前8個(ge) 月,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9%,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3.2%,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4%。
特別是今年8月份以來,在一係列擴大內(nei) 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政策舉(ju) 措的推動下,中國工業(ye) 和服務業(ye) 生產(chan) 加快,國內(nei) 需求繼續擴大,國民經濟恢複向好。以中國官方日前發布的9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例,已經連續4個(ge) 月回升,並且自今年4月以來首次回升到擴張區間。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日前報道稱,在歐美加息使消費者和企業(ye) 陷入拮據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顯示出活躍跡象,為(wei) 全球經濟帶來希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日前表示,已從(cong) 最近的數據中看到中國經濟企穩的跡象。花旗集團、高盛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這些都表明,國際社會(hui) 對中國經濟複蘇的信心不斷增強。聯合國貿易和發展事務負責人近日指出,外界誇大了對中國經濟問題的擔憂。
客觀地看,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結構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疊加,持續恢複基礎仍然有待鞏固。但另一方麵,國慶假期的火熱消費場麵清晰表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
可以預期,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有望不斷增多。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將以強勁韌性繼續帶動全球經濟複蘇。這也會(hui) 讓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雜音再次黯淡收場。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際銳評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