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金觀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競爭力

發布時間:2023-10-09 15:12:00來源: 經濟日報

  強化知識產(chan) 權全鏈條競爭(zheng) 力

  金觀平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知識產(chan) 權年會(hui) 上,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包括專(zhuan) 利、品牌和內(nei) 容等在內(nei) 的知識產(chan) 權無形資產(chan) 占全球商業(ye) 價(jia) 值的90%,占全球上市公司的54%,達到74萬(wan) 億(yi) 美元。

  以知識產(chan) 權這把尺子來衡量,中國經濟的長處十分明顯。

  從(cong) 量上看,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達456.8萬(wan) 件,同比增長16.9%;有效注冊(ce) 商標量達4423.5萬(wan) 件,同比增長9.1%,穩穩守住了世界第一專(zhuan) 利大國、商標大國的位置,且增長勢頭喜人。商標申請數量持續增長,反映出我國企業(ye) 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關(guan) 注消費者需求;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快速增加,反映出我國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將進一步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

  從(cong) 質上看,截至6月底,我國國內(nei) (不含港澳台)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368.3萬(wan) 件,其中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146.5萬(wan) 件,占比約為(wei) 39.8%。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是,我國國內(nei) 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中,屬於(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達到105.1萬(wan) 件,較去年底增長10.4%,所占比重為(wei) 71.7%。這意味著我國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知識產(chan) 權量質齊升,形勢喜人也逼人。一方麵,中國企業(ye) 創新活躍,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澎湃;另一方麵,知識產(chan) 權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尚存堵點,需要下大力氣補上“有沒有”“好不好”“行不行”等短板。

  擁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仍顯不足。截至6月底,我國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企業(ye) 為(wei) 38.5萬(wan) 家,即使考慮到有些企業(ye) 所處的行業(ye) 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也還有大量企業(ye) 不具備技術層麵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專(zhuan) 利含金量有待提升。“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作為(wei) 重要指標列入,替換了過去的“每萬(wan) 人口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指標。“高價(jia) 值”3個(ge) 字,意味著知識產(chan) 權工作必須從(cong) 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截至6月底,我國國內(nei) 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為(wei) 10.4件,較去年底增加1件。相比其他經濟體(ti) ,我國數百萬(wan) 件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中,具有先進性、突破性的專(zhuan) 利依然較少,專(zhuan) 利大國被專(zhuan) 利“卡脖子”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專(zhuan) 利轉化依然是“難啃的骨頭”。我國高校專(zhuan) 利申請量有時甚至比其他國家高得多,但在專(zhuan) 利對外許可授權、衍生企業(ye) 孵化數量、授權營收收益,尤其是代表專(zhuan) 利全球競爭(zheng) 力的國際專(zhuan) 利獲批等方麵,還落後不少。

  鑒於(yu) 此,必須著力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完善知識產(chan) 權支撐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機製,推進專(zhuan) 利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等深度融合,積極發展以專(zhuan) 利為(wei) 支撐的創新型經濟、以商標為(wei) 支撐的品牌經濟和以地理標誌為(wei) 支撐的特色經濟,努力實現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大國到知識產(chan) 權強國的轉變,用創新創造更好驅動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