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北京累計6106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政府采購
中新網北京10月10日電 (記者 呂少威)2023年以來,北京累計6106家企業(ye) 利用電子營業(ye) 執照,開展政府采購業(ye) 務27102次,大大減免了企業(ye) 參與(yu) 政府采購辦理CA費用,避免企業(ye) 多平台、跨地域投標重複注冊(ce) ,提升參與(yu) 招標采購便利度。
這是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王華偉(wei) 10日在一場主題為(wei) “推動公平競爭(zheng) 製度不斷完善,大力培育和弘揚公平競爭(zheng) 文化”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的。
王華偉(wei) 表示,近年來,北京市政府采購緊緊圍繞市場主體(ti) 關(guan) 切的痛點難點問題,從(cong) 優(you) 化升級信息係統功能、持續規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優(you) 勢等方麵著手,秉承“對標國際一流,國內(nei) 先進”的原則,全力打造“信息更透明、參與(yu) 更便利、市場更開放”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形成“1+1+2”“互聯網+政府采購”管理框架
王華偉(wei) 說,近年來,北京統籌規劃建設了全市統一的政府采購平台體(ti) 係,形成了“一個(ge) 信息發布平台、一個(ge) 監管服務平台、兩(liang) 個(ge) 交易平台”這樣的“1+1+2”“互聯網+政府采購”管理框架,實現了從(cong) 采購預算、信息公開到采購執行、合同支付等各環節的政府采購全鏈條電子化閉環管理。同時,完善配套了規則體(ti) 係,全市政府采購項目施行“一套標準,一網辦理”,全部政府采購項目信息“一網通查,免費獲取”。
試點單一來源采購公示
按照國務院《關(guan) 於(yu) 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製度型開放若幹措施的通知》(國發〔2023〕9號)有關(guan) 要求,北京市政府采購項目在結果公告中,同步公開了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理由,同時對於(yu) 公開招標數額以下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項目,也進行公開。進一步提升政府采購透明度,強化社會(hui) 監督,促進政府采購市場的公平競爭(zheng) 。
北京市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jia) 先進經驗,結合財政部新政策法規要求和政府采購領域各方主體(ti) 反饋意見,完善並發布了《政府采購示範文本(2023年版)》,增加了女性勞動和社會(hui) 保障權益等最新內(nei) 容,並將示範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購電子招標係統。同時,借助技術手段開展智慧監管。結合推廣示範文本,對采購文件中易發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問題進行排查,係統梳理了常見敏感詞90餘(yu) 條,在文件編製、公告發布等環節進行“智能預警提示”,完善政府采購公平競爭(zheng) 環境。
推出全流程線上“政采貸”服務
據介紹,為(wei) 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ye) 融資便利度,北京聯合人民銀行營業(ye) 管理部推出了全流程線上“政采貸”服務。參與(yu) 政府采購的企業(ye) 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you) 惠的貸款服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為(wei) 企業(ye) 線上放款152筆,融資1.27億(yi) 元。
在此基礎上,北京進一步擴大對中小企業(ye) 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預留份額方麵,在落實財政部支持中小企業(ye) 政策基礎上,將北京市政府采購對中小企業(ye) 的預留份額提高至40%,其中小微企業(ye) 預留份額為(wei) 70%;提高采購合同首付款比例方麵,要求原則上首付款不低於(yu) 合同金額的30%,對中小企業(ye) 首付款不低於(yu) 50%;加快合同資金支付進度方麵,明確要求對於(yu) 滿足合同約定支付條件的合同,應及時支付資金,不得以機構變更、人員崗位更替、內(nei) 部決(jue) 策程序等為(wei) 由延遲付款。(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