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名業內人士山西太原共話油氣管道技術發展
中新網太原10月10日電(高雨晴 李倩倩 黃婷)中國海油第六屆管道完整性管理技術交流會(hui) 10日在山西太原開幕。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zhuan) 家學者,以及中國船級社、中國特檢院等第三方機構和完整性管理技術服務商代表等160餘(yu) 名業(ye) 內(nei) 人士齊聚於(yu) 此,共話油氣管道技術發展。
本次會(hui) 議以“數字轉型智慧驅動引領管道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旨在全麵加強油氣管道技術交流與(yu) 合作,全麵展示油氣管道領域創新成果及實踐,交流研討油氣管道現狀及前沿技術、管道完整性管理和管道數字化技術等,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管道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
油氣管道承擔著我國油氣運輸的重任,是國家的能源動脈。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技術是我國油氣安全輸送的基礎,建立健全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體(ti) 係、深入研究油氣管道的數智化新技術對於(yu) 確保油氣管道運行的安全、有序、高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大會(hui) 上,“數字化”“智能化”成為(wei) 高頻詞。由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多款新產(chan) 品、新係統以及業(ye) 內(nei) 企業(ye) 多項新技術,展現出完整性管理領域發展的蓬勃動力,以及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烈錦指出,管道完整性管理技術是一項特別專(zhuan) 門、高精、複雜且係統的高難技術,它必須在有效掌握管道內(nei) 多相流動基本規律與(yu) 建模仿真、多相流混輸與(yu) 智能測控等各種物理化學變化與(yu) 腐蝕預測與(yu) 防控等單項技術基礎上進行交叉融通,並統籌考慮管線地形演變、長距離輸送管道的不同結構形式等多要素的複合影響,對於(yu) 油氣田生產(chan) 的安全可靠性保障和工業(ye) 生產(chan) 及技術進步乃至更新換代發揮關(guan) 鍵作用。中國海油作為(wei) 我國海上油氣生產(chan) 的主力軍(jun) ,近年來在完整性管理技術方麵取得長足進步,為(wei) 我國油氣管道安全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郭烈錦表示,隨著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湧現和工業(ye) 實踐改進,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強烈要求業(ye) 內(nei) 企業(ye) 、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斷加強合作,強化產(chan) 學研用融合,確保我國管道完整性管理技術更快更有效發展,助力完整性管理技術水平再上新台階,為(wei) 我國油氣安全保供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大會(hui) 由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勘探開發部和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和中海油(天津)管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