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楚欽機場怒懟跟拍 體育“飯圈化”不能慣著
你到底是熱愛體(ti) 育的真粉絲(si) ,還是自願被資本操控、收割的假粉絲(si) ?
近日,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王楚欽在機場被跟拍怒懟“粉絲(si) ”的視頻在網上熱傳(chuan) 。14日深夜,王楚欽方麵發聲,希望抵製“代拍”和長時間跟拍等行為(wei) 。他說,“於(yu) 賽場上,我是運動員;在賽場外,我也是普通人,希望大家能尊重彼此的隱私,保持距離,給我一些喘息的私人空間,謝謝大家。”
國乒球員在賽場上為(wei) 國爭(zheng) 光,因此受到球迷和粉絲(si) 的喜愛和追捧,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任何追星行為(wei) 一旦過了界,也就變了味。正如王楚欽所言,個(ge) 別人“在機場、訓練館外、宿舍酒店外花長時間等候並跟拍”,不僅(jin) 會(hui) 造成“公共場所的秩序混亂(luan) ”,也嚴(yan) 重影響到了運動員的日常生活。簡單地說,“代拍”和長時間跟拍並不是對偶像真正的愛,而是自私任性的行為(wei) 。這股“飯圈化”追星的風潮,應該被抵製。
可以看到,國乒球員不是第一次受到“飯圈文化”的影響。此前樊振東(dong) 也發表聲明,稱某女士通過多日跟蹤後確定其酒店房間號,通過酒店前台拿到房卡,多次非法侵入他的房間,有保潔人員和監控為(wei) 證。
超越法律邊界的行為(wei) ,必須依法懲處。但更應注意到,為(wei) 什麽(me) 有人能掌握運動員在機場、在宿舍酒店的信息,甚至還有人能順利進入運動員的房間?這背後恐怕不僅(jin) 是某些粉絲(si) 的瘋狂行為(wei) ,可能還有組織者牽頭的利益鏈條。
此前,樊振東(dong) 就表示過,“任何人的飯圈化言行對我都是有害無益的,請不要打著關(guan) 心我為(wei) 我好的旗號對我的工作生活和人際關(guan) 係進行代入式分析討論甚至爭(zheng) 吵謾罵”。這正是“飯圈文化”的危險所在——有人通過操縱、控製粉絲(si) 的非理性追星行為(wei) ,達到互相拉踩、賺取流量的目的。
平心而論,大多數粉絲(si) 都比較年輕,對偶像的喜愛比較單純,因此更容易被誘惑。近年來,“飯圈文化”興(xing) 起的背後也有資本的陰影,瘋狂追星、應援,不僅(jin) 是對年輕人價(jia) 值觀的扭曲和破壞,也是資本對年輕人錢財的收割。因此,對於(yu) 誤入歧途的年輕人,應該用心引導和教育,而對於(yu) 一些“飯圈式追星”的組織者,更應該用法律嚴(yan) 懲,讓他們(men) 好好長長記性。
運動員畢竟和明星不同。如果說時下很多流量明星之間比拚的不隻是自身專(zhuan) 業(ye) 實力、對社會(hui) 的貢獻,還有數據、熱度,那麽(me) 運動員,尤其是擁有無數榮譽和悠久傳(chuan) 統的國乒運動員,其實並不需要這些“虛名”。運動員拿成績說話,才是硬道理;運動員的粉絲(si) 當然也該認識到,真正的喜愛應該是對競技水平、比賽成績的關(guan) 注,否則,所謂的追星也不過是虛偽(wei) 、自私的行為(wei) 罷了。
值得警惕的是,“飯圈化文化”本是娛樂(le) 圈的產(chan) 物,但近些年卻有不斷擴大化的趨勢,就連體(ti) 育圈也不能幸免。長此以往,受到影響的可能不隻是運動員的日常生活,更有可能帶來負麵的暗示——比起埋頭訓練,不如在網絡上博眼球、博關(guan) 注。因此,當務之急是抓住問題的源頭,把“手術刀”堅決(jue) 插入核心,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後組織、操控這一切。
近年來相關(guan) 部門三令五申,要規範明星及其背後機構、官方粉絲(si) 團的網上行為(wei) ,嚴(yan) 厲打擊網絡暴力,引發網絡粉絲(si) 群體(ti) 非理性發聲、應援等的行為(wei) 。事到如今,還有人把“代拍”和長時間跟拍的魔掌伸向運動員,顯然屬於(yu) “頂風作案”。
王楚欽和樊振東(dong) 都選擇“不慣著”,公開發聲,采取果斷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事實上也已經把態度表明了。這是公共層麵對理性追星、文明追星正確價(jia) 值觀的再次強調,也把真問題擺到了許多喜愛他們(men) 的粉絲(si) 麵前——你到底是熱愛體(ti) 育的真粉絲(si) ,還是自願被資本操控、收割的假粉絲(si) ?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餘(yu) 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