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角大王”火了,課堂應多些“奇妙遊”
“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奇幻的電音背景中,他靠近線圈,一道耀眼的電弧如雷電般瞬間產(chan) 生。近日,四川成都樹德中學物理老師屈川的實驗演示——特斯拉線圈放電,因畫麵酷似《西遊記》裏的“銀角大王”,引來現場陣陣歡呼,網友更是紛紛點讚:“這樣的課堂太生動了”“有這樣的物理老師,還有什麽(me) 理由不上課呢”……
好奇心是孩子與(yu) 生俱來的,而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源泉。培養(yang) 孩子對科學的興(xing) 趣和思維,更應該通過激發好奇心來點燃其心中的探索欲。
興(xing) 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知識不是死記硬背就能掌握的,將物理原理和現象通過實驗演示出來,用視覺衝(chong) 擊來啟發思考,無疑更有利於(yu) 將一個(ge) 個(ge) 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一目了然、生動有趣。這樣的硬核科普,可以減少孩子們(men) 麵對深奧知識的畏懼和抵抗心理,進而為(wei) 他們(men) 打開學習(xi) 的大門。
客觀而言,我們(men) 的教學中,學生做實驗的機會(hui) 和次數相對較少,孩子在好奇心最強的年齡往往錯過了接觸科學實驗的機會(hui) 。個(ge) 中緣由,不一而足。在功利思維主導下,不少學校的教學都存在“唯分數論”的傾(qing) 向,重考試輕技能。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相關(guan) 部門已經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並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探索。比如,有的地方要求校園教育中增加科學實驗的比重,有的在升學中減少了才藝加分項等。2013年,航天員王亞(ya) 平向全國6000多萬(wan) 名師生進行太空授課,轟動一時。之後,中國航天員又開展了幾次太空授課,相關(guan) 演示和講解在很多孩子心中撒下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種子。
同時,一些老師也進行了積極的嚐試。浙江安吉一所小學的科學老師帶著學生做水火箭發射實驗的視頻,曾在網上廣為(wei) 流傳(chuan) ,網友紛紛讚其是在學生心中播下科學種子的“神仙老師”。
從(cong) 教16年的屈川,類似的創意實驗,已經堅持做了7年,大大小小的課堂實驗進行了近百次。他不僅(jin) 經常在自己供職的學校做實驗演示,有時還會(hui) 走進其他學校。有趣的教學方式,也讓屈川收獲了可喜的效果,很多學生會(hui) 主動來詢問物理知識,在成績方麵也有很大提升,甚至在高考填報誌願時,不少學生主動填報了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
有時,一些科普實驗並不需要什麽(me) “高大上”的設備。被譽為(wei) 專(zhuan) 治學習(xi) 困難症的“魔法老師”唐守平,沒有複雜的拍攝器材和剪輯軟件,一副老花鏡、一部智能手機就是他連接互聯網的主要硬件載體(ti) ——獲得網友點讚超100萬(wan) 的“靜電章魚”實驗,他隻用了一截塑料管、餐巾紙、塑料絲(si) 。物理學教授“不刷題的吳姥姥”更是在短視頻中通過簡易工具做實驗,圈粉無數。
“給孩子們(men) 播下一粒興(xing) 趣的種子,相信這些種子有一天會(hui) 長成參天大樹。”教育的本質,不就是讓學生在收獲學識的同時,也能收獲快樂(le) 並健康成長嗎?通往知識殿堂的道路上,興(xing) 趣就是最好的領路人。在大力推行“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寓教於(yu) 樂(le) 、讓教育變得更輕鬆有趣有效,中小學課堂可以更多一些“奇妙遊”。(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