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校園“表白牆”不該表錯了意

發布時間:2023-10-19 14:14:00來源: 新京報

  “使用‘表白牆’的校內(nei) 同學應當自律,無論是現實空間還是在‘表白牆’等網絡上的自媒體(ti) 平台,互相尊重都是同學間交往的重要原則。要對自己的言論考慮後果,不可利用‘表白牆’的匿名性特點,將其作為(wei) 肆意發泄的平台。”

  10月17日,河南工學院微信公眾(zhong) 號刊發了一則校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的聲明,引發了熱議。據其說法,一些借用學校名號但未獲授權的自媒體(ti) 賬號,運營了“表白牆”之類的平台,卻成為(wei) 廣告營銷、失實信息甚至網絡暴力的溫床。

  所謂“表白牆”,起初是以大學校友交流互助為(wei) 初衷,由於(yu) 匿名特征,頗受歡迎。學生可以避免尷尬,向意中人表達心意;那些生活裏不好啟齒的煩惱,也可以沒有顧忌地抒發與(yu) 排解,相當於(yu) 一個(ge) “樹洞”。

  但這樣的“表白牆”也麵臨(lin) 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模糊了公共和隱私的邊界。在學校看到心儀(yi) 對象,偷拍照片在“表白牆”上尋找,很容易侵犯個(ge) 人隱私;而動輒公開他人的班級、聯係方式等信息,也都會(hui) 給他人帶來困擾。

  不僅(jin) 如此,更有些人將其變成私設的“道德法庭”,肆意發泄情緒,對他人施加網絡暴力。這無疑已讓“表白牆”表錯了意。

  因此,“表白牆”開不開設、如何開設,不僅(jin) 考驗著學校的管理智慧,同時也是一個(ge) 網絡空間治理問題。

  為(wei) 此,學校不妨加強和這些“表白牆”的溝通聯係,進行授權管理,約定如隱私保護、身份審核、言論邊界等公共規則及責任追究。對於(yu) 校外的互聯網平台來說,在認證校園“表白牆”時也應當把好關(guan) ,強化授權審核。

  實際上,學生使用“表白牆”過程中,也能了解基本法律知識、尊重他人隱私,學會(hui) 人際相處基本禮儀(yi) 。如此,校園“表白牆”就不失為(wei) 學生參與(yu) 公共生活的一個(ge) 渠道;也才能保證“表白牆”不變味,長久地留住這個(ge) 可以暢快抒發的地方。

  (新京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