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一線·勞動者風采】“我還是那個收電費的小劉”

發布時間:2023-10-23 11:03:00來源: 工人日報

  【一線·勞動者風采】“我還是那個(ge) 收電費的小劉”

  本報記者 陳華 本報通訊員 施院生

  在很多人看來,劉穎是個(ge) “收電費的”,好像沒什麽(me) 技術含量。劉穎自己一開始也這麽(me) 覺得。可是幹著幹著,她才發現,“收電費”並不簡單,想要幹好甚至可以說非常不容易。

  從(cong) 一名普通的營業(ye) 廳收費員成長為(wei) 安徽省勞動模範、國網安徽肥西縣供電公司工業(ye) 園供電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副所長,劉穎覺得自己“還是那個(ge) 收電費的小劉”。

  喜歡多問一句

  不久前,一位50多歲的女士來到工業(ye) 園供電所服務大廳辦理汽車充電樁業(ye) 務,正好趕上後台係統升級。在係統升級完之後,她要求第一個(ge) 辦理。工作人員解釋要按順序操作,她情緒激動起來:“今天必須給我安充電樁!”

  櫃台前的收費員怎麽(me) 解釋也不管用,剛好來到大廳的劉穎看到這種情況,把那位女士拉到一邊詢問:“您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著急啊?”

  “你出大門看看我的車,就剩10%的電了,等下都回不了家啦!”知曉原因後,劉穎先幫她在服務大廳前的充電樁給車充好電,教會(hui) 她用手機操作充電流程,同時按程序幫她申請安裝個(ge) 人充電樁。這一波“操作”,讓用戶非常滿意。

  在劉穎的工作經曆中,像這樣讓用戶“帶著火氣來卻帶著笑離開”的情況並不少見。究其原因,劉穎覺得是自己喜歡比別人“多問一句”。

  有一次,一位老人開著殘疾人車來到營業(ye) 廳,氣衝(chong) 衝(chong) 地說家裏近期電費過高。

  劉穎很清楚,每當冬季來臨(lin) ,居民家中啟用大功率取暖設備,出現電費超過平時的情況是正常的。不過,對於(yu) 這位老人的疑問,劉穎沒有停留在一般的解答上。“老人出來一趟多不容易。既然老人對用電有疑問,我們(men) 能不能去他家裏看一看、詳細解釋呢?”

  劉穎來到老人家中。她發現老人床前放著取暖用的“小太陽”,床上還鋪著電熱毯。“您今晚別用這些東(dong) 西,明天我再給您看看用電量,肯定沒這麽(me) 高。”劉穎解釋的同時還告訴老人,長時間開取暖器有很大安全隱患,要及時關(guan) 掉,電熱毯也不能長時間開著。

  隨後的幾天裏,劉穎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為(wei) 的就是給老人做個(ge) 用電對比。幾趟下來,老人終於(yu) 明白了電費增加的原因。

  主動教用戶省電

  2007年,劉穎剛參加工作,成為(wei) 一名電費收納員,一些類似“數字寫(xie) 錯位置”的錯誤讓她自責不已。

  為(wei) 了更加熟悉業(ye) 務,劉穎工作之餘(yu) ,天天跟在前輩後麵跑現場,抄高、低壓電表,上門服務客戶,線路巡視維護……一番苦練下來,她不僅(jin) 熟悉了小區的分布,各種客戶的情況也了然於(yu) 心。

  “對於(yu) 很多客戶來說,我們(men) 的作用不僅(jin) 是收電費,還要想辦法為(wei) 他們(men) 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新一期電費賬單“出爐”後,劉穎主動聯係了園區內(nei) 一家企業(ye) 。通過分析該企業(ye) 電費賬單,再結合目前的生產(chan) 情況,她建議企業(ye) 負責人選擇按最大需量計費,再將生產(chan) 和辦公用電分開,這樣每個(ge) 月至少節省2萬(wan) 元電費。

  2015年12月,一企業(ye) 負責人來到營業(ye) 廳申請辦理暫停部分容量業(ye) 務。該公司當時已經停止生產(chan) ,而且臨(lin) 近年關(guan) ,龐大的成本支出讓企業(ye) 吃不消。受理員在查詢該公司檔案時,發現這不符合辦理規定。

  看到企業(ye) 負責人坐在營業(ye) 廳裏愁眉不展,劉穎上前詢問情況。經過測算,劉穎向客戶推薦了容量改需量的計費方式,雖無法達到他們(men) 的預期,卻也實實在在地為(wei) 他們(men) 每月節省了17500元。

  “用電分析,量身定製。”劉穎的工作方法後來成為(wei) 工業(ye) 園供電所對大客戶實行雙客戶經理製的雛形。

  2017年,工業(ye) 園供電所設立了大客戶服務室,為(wei) 138家大客戶準備了專(zhuan) 屬服務手冊(ce) ,並量身定製服務方案。工業(ye) 園供電所對大客戶實行雙客戶經理製,除安排客戶經理進行電費催收、日常維護等用電服務外,還由供電所4名負責人共同兼任客戶用電分析經理,提供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更高的用電成本分析、設備運維建議、迎峰度夏期間輪休檢修計劃指導等專(zhuan) 屬服務。

  在劉穎的帶動下,工業(ye) 園供電所主動對接企業(ye) 客戶,為(wei) 其科學用電出謀劃策。2020年以來,工業(ye) 園供電所協助37家企業(ye) 優(you) 化用電方案,減少電費成本支出65萬(wan) 元,綜合能源業(ye) 務實現營收148萬(wan) 元。

  服務的是電,打交道的是人

  雖然現在大多是網上繳電費,但仍有部分老人由於(yu) 年紀大不會(hui) 操作,還來到供電所服務大廳現場繳費。遇到這樣的情況,劉穎總是要多說一句:“如果有需要,我們(men) 就送電票上門。”

  在送電票的過程中,劉穎與(yu) 老人們(men) 結下了很深的感情。

  今年初,劉穎照常給一位老人送電票上門。敲開門,她發現麵前熟悉的老人卻認不出自己了。通過與(yu) 老人的老伴交流,劉穎了解到老人已經患上老年癡呆症。曾經那麽(me) 熟悉的一個(ge) 人,現在變成了這樣,她一時傷(shang) 心得無法接受。

  “雖然我們(men) 的工作內(nei) 容是電,但打交道的是人,時間久了,大家相互之間都有了感情。”劉穎曾經默默掏出錢,幫一位經常上門後來去世的老人補繳電費。

  多年來,劉穎有過很多個(ge) 身份,從(cong) 收費員到隊長、經理再到副所長,也曾獲得金牌職工、勞動模範等榮譽。而對於(yu) 那些熟悉劉穎的居民來說,她就是那個(ge) 按月準時到家裏送電票,陪自己說說話的“收電費的小劉”。

  《工人日報》(2023年10月23日 03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