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夯實(大江大河·關注長江高水平保護②)

發布時間:2023-10-23 15:58:00來源: 人民日報

  控製性水庫群蓄水量首次突破1000億(yi) 立方米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夯實(大江大河·關(guan) 注長江高水平保護②)

  核心閱讀

  長江流域是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水源地,在國家水網總體(ti) 建設布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通過不斷健全長江流域水工程體(ti) 係建設,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長江流域水資源保障能力不斷夯實。

  萬(wan) 裏長江奔湧,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重要水資源保障。數據顯示,長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wei) 9959億(yi) 立方米,約占全國的36%,居全國各大江河之首。

  10月20日13時,三峽水庫壩前水位達到175米,標誌著2023年三峽水庫滿蓄目標順利實現。“175米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全麵實現各項功能的重要標誌線。在這一高程下,三峽水庫庫容達393億(yi) 立方米,水電資源可實現最大限度利用,長江航道將成為(wei) 更順暢高效的‘黃金水道’。”水利部三峽工程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張雲(yun) 昌介紹。

  截至10月20日,以三峽水庫為(wei) 代表的長江流域控製性水庫群蓄水量達1069億(yi) 立方米,這是自2012年長江流域控製性水庫群聯合調度以來蓄水量首次超過1000億(yi) 立方米。近年來,水利部門不斷健全長江流域水工程體(ti) 係建設,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加強跨區域水資源豐(feng) 枯調劑,不斷夯實水資源保障能力。

  長江每年供水量超過2000億(yi) 立方米,長江流域水工程綜合效益顯著

  長江流域是我國水資源配置的戰略水源地。長江每年供水量超過2000億(yi) 立方米,為(wei) 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效開展水資源配置,離不開控製性水庫群的關(guan) 鍵作用。水庫群相互配合,在蓄豐(feng) 補枯、攔洪削峰上形成集聚效益。”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規劃計劃局規劃一處副處長汪鵬介紹,2012年首次開展聯合調度時僅(jin) 有三峽及上遊水庫共10座,今年納入聯合調度的水庫有53座,總調節庫容達到1169億(yi) 立方米。

  長江流域控製性水庫群整體(ti) 效益明顯提升,在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麵發揮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三峽水庫每年汛末啟動蓄水,為(wei) 當年冬季和次年春季用水提供保障。近年來,三峽水庫每年枯水季節下泄流量提高到每秒6000立方米以上,為(wei) 長江中下遊補水200多億(yi) 立方米。”張雲(yun) 昌說。

  以長江流域水係為(wei) 脈絡,一座座引調水工程的建設,促進著跨區域水資源豐(feng) 枯調劑。

  汩汩漢江水,穿越秦嶺,潤澤關(guan) 中。橋墩次第拔起,盾構機穿行地下,引漢濟渭二期北幹線工程加快推進。據介紹,工程建成後,年均調水規模可達15億(yi) 立方米。

  引漢濟渭、滇中引水、引江濟淮、引江補漢等工程加快推進。“引調水工程的取水點分布在流域上中下遊,一條條‘水動脈’穿行,連通黃河、淮河、海河流域,長江逐漸形成為(wei) 全國大範圍輸水態勢,長江流域在國家水網總體(ti) 建設布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汪鵬說。

  125座(處)水工程納入聯合調度,強化流域統一聯合調度

  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的水工程總數由111座(處)增至今年的125座(處)。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進一步加強長江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規範調度行為(wei) ,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

  為(wei) 何要開展水工程聯合調度?“長江流域水工程體(ti) 係龐大,流域內(nei) 有5萬(wan) 多座水庫、堤防長度約3.4萬(wan) 公裏、國家蓄滯洪區46處,此外還有大量水閘、泵站以及重要的引調水工程。”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水旱災害防禦局調度處副處長張虎介紹。

  “就拿水庫來說,流域內(nei) 的九大水庫群分布在168萬(wan) 平方公裏區域內(nei) ,涉及的金沙江、雅礱江、漢江、洞庭湖、鄱陽湖等水係複雜且相互連通,必須科學製定方案,才能相互配合,充分釋放效益。”張虎說。從(cong) 調度目標的多樣性看,不少水工程同時承載防洪、供水、灌溉、發電、航運、生態等多重任務,同時,上下遊、左右岸和幹支流對水工程調度需求不同,隻有統籌協調、平衡利益,才不會(hui) 顧此失彼。

  開展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找尋多重目標的最優(you) 解,能夠充分發揮流域水工程體(ti) 係的整體(ti) 作用,不斷提升流域整體(ti) 水安全保障能力。2012年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逐年編製年度聯合調度運用計劃,在聯合調度的規模、基礎研究、成果轉化、體(ti) 製機製等方麵不斷探索和實踐。

  聯合調度對象更多元。聯合調度範圍從(cong) 單一水庫轉變為(wei) 包含水庫、排澇泵站、蓄滯洪區、水閘、引調水工程等多類型的水工程體(ti) 係。

  聯合調度目標更豐(feng) 富。水利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確保流域防洪安全的基礎上,水利部門統籌考慮供水保障、發電運行、航道水深、生態流量等方麵的需求,積極探索聯合調度應對應急突發事件。目前聯合調度時間從(cong) 汛期調度轉變為(wei) 汛前消落、汛期防洪、汛後蓄水、全年供水及特殊時段應急處置的全年全過程。

  係統發力,不斷完善長江流域水工程體(ti) 係

  節約集約用好長江流域水資源,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

  “以國家水網建設為(wei) 契機,科學把握長江水情變化,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複、水環境治理,努力建設安瀾長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建華說。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近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hui) 水資源調度管理實施細則》印發實施,明確提出水資源調度控製要素主要包括用水總量和用水過程,以及控製斷麵生態流量(水位)、最小下泄流量(最低控製水位)和下泄水量等。目前,長江流域重要跨省份江河水量分配基本實現全覆蓋,有力促進合理分水、管住用水,推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樹立“一盤棋”思維,加快補上水工程體(ti) 係短板。“流域水工程體(ti) 係還存在係統性不強、標準不夠高等挑戰。”張虎介紹。水利部門瞄準薄弱環節,加快補網聯網。近期,華陽河蓄滯洪區、康山蓄滯洪區等陸續開工建設,將進一步完善長江中下遊防洪體(ti) 係。長江安慶河段治理工程等即將進入全麵實施階段,對保障下遊河勢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完善河湖生態係統保護治理體(ti) 係,統籌推進水係連通、水源涵養(yang) 、水土保持。王建華建議,堅持係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加強長江水域岸線管理,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luan) ”常態化規範化。特別是要因地製宜開展生態工程,實施長江上遊高原濕地、中遊低山丘陵濕地、下遊衝(chong) 積平原濕地保護修複,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水利水電工程生態調度,持續提升長江流域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