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鄉村行·看振興)陝西橫山:小農戶融入大市場 羊產業拓寬農戶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3-10-27 11: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陝西榆林10月26日電 (阿琳娜 吳西檬)“養(yang) 羊也需要技術,如今村民們(men) 養(yang) 的羊有了標準化羊舍,科學化的養(yang) 羊技術也讓大家的收入增加。”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馬家梁村村民馬如貴表示,自己也跟上“潮流”,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交流技術、介紹村中的羊產(chan) 業(ye) 。

  橫山是“陝北白絨山羊”新品種誕生地,羊產(chan) 業(ye) 是全區的首位富民產(chan) 業(ye) ,也是民眾(zhong) 致富增收的主要來源,養(yang) 殖戶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來自羊產(chan) 業(ye) 。馬家梁陝北白絨山羊產(chan) 業(ye) 園是省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的核心區。

  該產(chan) 業(ye) 園正在按照“一館一站一小區(羊文化展館、專(zhuan) 家工作站、標準化養(yang) 殖小區)、四個(ge) 中心(產(chan) 業(ye) 服務中心、創新研究中心、大數據中心、培訓中心)、五個(ge) 廠(有機肥廠、飼料加工廠、屠宰加工廠、線下交易市場、文化廣場)”的總體(ti) 規劃推進建設。

  橫山區羊產(chan) 業(ye) 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瑞環介紹,馬家梁村實行了農(nong) 戶自籌自建,政府適度獎補和“種養(yang) 循環、適度規模、綜合收益”的養(yang) 殖模式,是橫山區多年探索總結的“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能致富”的有效經驗,實現了“小資金撬動大投入、小園區帶動大產(chan) 業(ye) 、小農(nong) 戶融入大市場”,為(wei) 羊產(chan) 業(ye) 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集中養(yang) 殖小區配套飼草加工廠,由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經營,不僅(jin) 可以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益,另一方麵也方便村民就近加工。”王瑞環說,人畜分離、集中飼養(yang) 的模式,既形成了規模,又便於(yu) 管理,對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發展庭院經濟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起到了推動作用。

  此外,該養(yang) 殖小區在技術上背靠西農(nong) 等知名院校專(zhuan) 家組成的“專(zhuan) 家工作站”,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分戶飼養(yang) ”的模式,在保證產(chan) 業(ye) 規模的同時,又兼顧了個(ge) 戶經營的靈活性,為(wei) 橫山區羊產(chan) 業(ye) 發展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

  “過去養(yang) 羊多是放養(yang) ,對植被有所破壞,勞動力投入也比較大。”馬如貴說,如今依靠科學技術,不僅(jin) 提高了養(yang) 羊的規模,收益也明顯增加,自己每年養(yang) 羊的毛收入達40多萬(wan) 元。

  馬如貴告訴記者,養(yang) 羊模式的改變也讓生活居住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人畜分離的模式讓村子裏的衛生環境明顯改善。此外,封山禁牧後,村子周圍都栽種了樹木,生態環境比過去明顯變好。

  馬家梁村是陝西橫山區羊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截至2022年底,橫山區羊子飼養(yang) 量達到280.2萬(wan) 隻,實現產(chan) 值19.6億(yi) 元,建成存欄200隻以上的規模養(yang) 殖場(家庭牧場)475家、萬(wan) 隻養(yang) 羊示範村30個(ge) 、10萬(wan) 隻以上養(yang) 羊大鎮6個(ge) ,注冊(ce) 相關(guan) 商標8個(ge) 。產(chan) 業(ye) 規模和品牌效應已初步形成。

  王瑞環說,下一步,橫山區將以羊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為(wei) 切入點,延長產(chan) 業(ye) 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jia) 值鏈,並通過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依靠科技創新、強化產(chan) 品研發等途徑,實現控量增效,形成產(chan) 業(ye) 、生態、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羊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