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香港中醫中藥界訪問團訪湘共促中醫藥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3-10-27 14: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10月27日電 (記者 唐小晴)10月25日至27日,香港中醫中藥界訪問團來湖南考察,旨在深化湘港交流合作,共促中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

  湖南是全國8個(ge) 中藥材種植基地省份之一,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20個(ge) ,種植麵積達480萬(wan) 畝(mu) ,年產(chan) 量177萬(wan) 噸,產(chan) 值230億(yi) 元,全省大宗道地藥材種植品種近60個(ge) ,常年規範種植麵積達280多萬(wan) 畝(mu) ,培育形成了“湘九味”中藥材品牌。

  目前,湖南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建立了中國巴基斯坦中醫藥民族醫藥研究中心和中醫藥中心,中國津巴布韋針灸中心等5家海外中醫藥合作中心;在南非等地建立茯苓種植基地;在老撾建立了山銀花種植基地;茯苓、玉竹等道地藥材借助進出口企業(ye) 遠銷歐美、東(dong) 南亞(ya) 二十多個(ge) 國家及地區;建設了湖南中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個(ge) 國家中醫藥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開展“中-泰中西醫結合輔助生殖醫療服務”示範項目。

  此外,湖南正清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導製定的《中醫藥-青風藤》國際標準通過國際組織認定,為(wei) 湖南首個(ge) 中藥材ISO標準,提升了市場核心競爭(zheng) 力。

  中醫藥是香港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香港的中醫師一直以來運用傳(chuan) 統中醫的理論和方法,為(wei) 廣大市民防病治病,深受市民接受和支持。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醫中藥界聯合總會(hui) 會(hui) 長李應生是訪問團團長。他說,為(wei) 促進中醫藥發展、支持中醫藥有關(guan) 研究、培訓中醫藥人才,香港成立了中醫藥發展基金。目前,香港有中醫師總人數10552人,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yu) 2025年落成。

  實際上,中醫藥融匯發展是內(nei) 地和香港的長遠合作政策。早在2019年,粵港澳三地政府部門就共同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合作備忘錄》,包括建立粵港澳三地政府主管部門定期協商機製;粵港澳大灣區優(you) 質中醫優(you) 質資源整合共享,支持港澳中醫醫療機構參與(yu) 珠珠三角地區醫療聯合體(ti) 建設;加強中醫藥科研創新合作;強化中醫藥人才培養(yang) 和診療合作,推動落實涉港中醫醫療機構和中醫師準入政策,推動粵港澳三地協同培養(yang) 中醫藥人才等。

  湖南中醫藥底蘊深厚、特色濃鬱、稟賦突出,香港中醫藥產(chan) 業(ye) 發達、科研勢力雄厚。為(wei) 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湖南牽頭組建了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chan) 業(ye) 鏈協同發展聯盟。湖南省政協也積極作為(wei) ,與(yu)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醫務衛生局等20多個(ge) 部門對接,組織港澳委員回湘調研中醫藥、文旅產(chan) 業(ye) 。

  得易於(yu) 攜手共進,香港在培育中醫人才、推動中西醫協作治療等方麵取得係列成果,中醫藥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建立了統一協調中藥審評體(ti) 係,盤活香港中成藥企業(ye) 和產(chan) 品,培育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產(chan) 業(ye) ,還推動優(you) 質內(nei) 地中成藥在香港進行二次開發。”李應生透露,香港鼓勵中醫師到粵港澳大灣區執業(ye) ,並爭(zheng) 取國家老中醫藥專(zhuan) 家傳(chuan) 承工作室建設項目。

  目前,香港傳(chuan) 統中成藥產(chan) 品透過簡便注冊(ce) 程序,可在內(nei) 地銷售。內(nei) 地優(you) 質中成藥產(chan) 品透過在港便捷注冊(ce) 方案,從(cong) 而進軍(jun) 世界。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副部長李玲25日下午在湖南中醫藥產(chan) 業(ye) 推介會(hui) 上說,香港中醫藥界曆來是愛國愛港的堅定力量,與(yu) 祖國內(nei) 地聯係緊密,為(wei) 守護市民健康、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借由本次活動,進一步深化香港、湖南兩(liang) 地經貿合作,共同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依托兩(liang) 地中醫藥企業(ye) 與(yu) 商貿平台,讓中醫藥走出國門。

  在湘期間,訪問團還將考察湖南中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