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隱形餐具費,多些“正麵剛”的消費者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大學生在餐廳吃飯時遇餐具收費1元,於(yu) 是將4套餐具全打包帶走。此事報道後,引起廣泛關(guan) 注。日常生活中,被收取“餐具費”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被認為(wei) 是“消費潛規則”。如今遭消費者頻頻“整頓”,也讓“餐具費”是否應該收取,成為(wei) 輿論焦點。
所謂“餐具費”,就是一次性餐具包或消毒餐具的使用費用,通常隨餐收取。雖然多為(wei) 一兩(liang) 元,但也讓不少消費者質疑,明明已為(wei) 餐食交錢了,為(wei) 什麽(me) 還要收取餐具費?即便餐廳收取餐具費等現象司空見慣,也並不意味著這是合理合法的。
中消協曾明確表示:“餐飲企業(ye) 有義(yi) 務為(wei) 消費者提供消毒合格的餐具,並承擔相應的消毒費用,不得將此轉嫁給消費者。”商家不事先告知消費者收費,讓其在無從(cong) 選擇的情況下有償(chang) 使用,這種行為(wei) 屬於(yu) 典型的“義(yi) 務轉嫁”。
《食品安全法》雖沒有禁止餐飲企業(ye) 收取餐具費,但卻明確要求餐飲企業(ye) 向消費者提供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餐具,這是餐飲企業(ye) 的法定義(yi) 務和附隨義(yi) 務。顯然,商家隱形收取餐具費等於(yu) 法無據。
麵對飽受爭(zheng) 議的餐具收費,湖北、江蘇、河北、吉林省等地方法規已做出種種探索,保護消費者的權利。但實踐中,由於(yu) 各地法規條例規定不一、糾治不同步、沒有形成合力,導致一些餐飲亂(luan) 收費項目在集中整治時有所收斂,但風頭一過又“死灰複燃”。
根治餐飲行業(ye) 隱形收取餐具費等亂(luan) 象,須標本兼治“下猛藥”。一方麵,強化源頭治理,完善相關(guan) 法規,全麵禁止餐飲企業(ye) 收取餐具費、開瓶費等費用;另一方麵,強化監管合力,對亂(luan) 收費行為(wei) 重拳出擊,倒逼商家誠信經營。
此外,也需要消費者勇於(yu) “小題大做”式維權。一個(ge) 人的舉(ju) 動或許無法改變現狀,但更多“正麵剛”站出來,大家據理力爭(zheng) 、共同努力,就會(hui) 讓隱形收取餐具費等失去市場。
□付彪(職員)
來源:新京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