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從結婚領證那一刻開始
每周四中午,殷飛都會(hui) 雷打不動地出現在江蘇省網上家長學校的直播間裏,為(wei) 家長們(men) 解答家庭教育疑惑,這一堅持就是3年。
作為(wei) 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江蘇省網上家長學校常務副校長,他從(cong) 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家庭教育領域,利用業(ye) 餘(yu) 時間為(wei) 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20多年來,他見證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發展,看到學校、社區、社會(hui) 機構等陸續加入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感到很欣慰,“但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家庭教育指導專(zhuan) 業(ye) 人員較為(wei) 短缺,學校和社區開展的指導無法滿足家長們(men) 個(ge) 性化谘詢的需要。同時,不同領域的家庭教育指導沒能形成係統性的銜接與(yu) 貫通,導致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麵臨(lin) 困境。
今年9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在技能人才評價(jia) 工作網對《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進行公示征求意見。這是繼2022年9月將“家庭教育指導師”納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分類大典》之後,家庭教育職業(ye) 化發展的又一重要進展。
“改變孩子往往先要改變自己”
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和教育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guan) 注家庭教育問題。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家長可能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為(wei) 此,家庭教育指導應運而生。
“我們(men) 以為(wei) 家長很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指導,但事實並非這樣。”在多年的宣講、谘詢與(yu) 指導過程中,殷飛發現一個(ge) 值得注意的現象,家長們(men) 在沒有遇到育兒(er) 困難時,主動學習(xi) 家庭教育的意識並不強烈,一旦遇到育兒(er) 困惑又表現出急於(yu) 求成的心態,容易“病急亂(luan) 投醫”,不能根據規律進行係統的學習(xi) 和成長。
他認為(wei) ,為(wei) 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家庭關(guan) 係的和諧,亟須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但大部分家長參與(yu) 學習(xi) 的迫切性並不強。“因為(wei) ,家長的學習(xi) 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悖論,即‘改善’和‘剛需’的矛盾。”
殷飛說,很多家長平時不渴望學習(xi) 家庭教育,參與(yu) 學習(xi) 對自己而言隻是“改善”,即學習(xi) 了可能更好,不學習(xi) 也過得去。“而當孩子遇到了成長困難,學習(xi) 家庭教育對他們(men) 而言又成了‘剛需’,普適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就顯得低效乏力。”
山東(dong) 淄博的杜女士就遇到了這個(ge) 情況。作為(wei) 新手媽媽,她和同齡的媽媽建立了微信群,經常在群裏聊育兒(er) 話題。時間一長,她發現,其實大多數媽媽都是在群裏販賣焦慮,拚娃內(nei) 卷,聊天的內(nei) 容多是抱怨,真正涉及科學育兒(er) 的內(nei) 容少之又少,“一旦孩子出現問題就很抓狂。”
“一群不讀書(shu) 的父母在拚命育兒(er) 。”她這樣形容身邊的新手父母。她認為(wei) ,現在的父母自己不讀書(shu) 學習(xi) 育兒(er) 知識,卻想要孩子多讀書(shu) ,自己整天抱著手機不能自拔,不能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遇到問題後都歸結到孩子身上,不從(cong) 自身找原因,“甚至還有的花錢找‘大師’解決(jue) 問題,但改變孩子往往先要改變自己。”
有的家長遇到家庭教育問題還會(hui) “病急亂(luan) 投醫”
肖青春是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同時也是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會(hui) 理事、衡陽市家庭教育協會(hui) 會(hui) 長。1996年開始,她在中學做專(zhuan) 職心理教師,2013年,她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源頭主要在家庭,“我就把工作從(cong) 學生心理谘詢延伸到了家庭教育指導。”
肖青春的工作有兩(liang) 方麵,一是在教育局和婦聯組織下講課,為(wei) 家長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成長規律,並陪伴家長學習(xi) 與(yu) 孩子溝通的方法與(yu) 技巧;二是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後,主動找她進行心理谘詢。
在近30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她發現隻要孩子不出現明顯的問題,家長通常不會(hui)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不會(hui) 願意花時間來讀書(shu) 和提升,很少尋求家庭教育指導。
她發現,有的家長遇到家庭教育問題,還會(hui) “病急亂(luan) 投醫”,花重金去找一些所謂的“育兒(er) 專(zhuan) 家”谘詢指導,甚至報班買(mai) 課,最後錢花了不少,孩子問題沒緩解,更加重了自己的焦慮。
肖青春認為(wei) ,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是預防,最好的預防就是家長能夠學習(xi) 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幫助孩子提升學習(xi) 能力、了解自己和他人,培養(yang) 孩子的責任心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能夠做出負責任的決(jue) 定。
“孩子有了這些品格和能力,就能夠應對生活中各種變化,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肖青春說,現實情況是,等到孩子出現明顯的問題行為(wei) 時,療愈往往會(hui) 比較棘手。
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也應該“治未病”
家住河北秦皇島的陸女士曾經多次打開搜索引擎查詢心理谘詢或家庭教育指導,發現屏幕上出現的內(nei) 容80%都是廣告信息。而各地婦聯或家長學校的公眾(zhong) 號,基本上都是以宣傳(chuan) 推廣家庭教育理念為(wei) 主,充其量增設了一個(ge) “家長課堂”,以短視頻課程等形式教育家長,缺乏必要的一對一溝通交流平台。
江蘇南通通州區平潮小學教師金霞是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同時也是一位家庭教育指導師。在她看來,教師從(cong) 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多方麵優(you) 勢,比如教師具有教育學專(zhuan) 業(ye) 知識,擁有教育經驗和教育資源。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受教學限製,教師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因為(wei) 不同家庭有差異,教師在指導中無法針對性地解決(jue) 每個(ge) 家庭的問題。還存在角色衝(chong) 突,在家庭教育指導中,教師需要扮演谘詢者或指導者的角色,“這可能導致教師在角色轉換上麵臨(lin) 一定挑戰。”
金霞認為(wei) ,家庭教育指導師職業(ye) 化之後,中小學和幼兒(er) 園教師可以申請學習(xi) 考試,取得相關(guan) 職業(ye) 等級證書(shu) 後在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她期待,中小學和幼兒(er) 園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工作,真正解決(jue) 家長的家庭教育問題,緩解家長的育兒(er) 焦慮。
殷飛多次為(wei) 教育係統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師。對於(yu) 如何通過家庭教育指導緩解家長的育兒(er) 焦慮這一問題,他建議,主要從(cong) 賦能的角度參與(yu) ,通過各領域的家庭教育指導,端正家長的育兒(er) 觀與(yu) 成才觀,豐(feng) 富家長的育兒(er) 知識,提升家長的育兒(er) 能力,通過育兒(er) 的效能感與(yu) 把握感的提升緩解家長的育兒(er) 焦慮。
廣東(dong) 省家庭教育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廣東(dong) 省家庭教育講師團副團長祁麗(li) 珠從(cong) 事家庭教育研究已經20多年,指導過千餘(yu) 個(ge) 家庭,每個(ge) 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她發現,一個(ge) 共性問題是現在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也知道學習(xi) 的重要性,但就是不願意用心付出參與(yu) 孩子的生命成長,自己也不太願意做出改變。
她認為(wei) 家庭教育指導的工作應該像醫生“治未病”那樣,提前做,從(cong) 夫妻雙方結婚領證那一刻就要開始,“等到孩子出現問題才想到學習(xi) 家庭教育,再去尋求家庭教育指導,那時候已經比較晚了。”
肖青春認為(wei) ,真正緩解家長的育兒(er) 焦慮,重要的是改變家長觀念,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家長們(men) 愛上學習(xi) 和閱讀,成為(wei) 合格的家長,具備了開展家庭教育的知識和能力,這是我們(men) 最希望看到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