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0名專家學者薈聚山東革命老區 挖掘紅色文化內涵
中新網臨(lin) 沂11月7日電(祁建月)以“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凝聚精神力量”為(wei) 主題的紅色文化論壇11月7日在山東(dong) 臨(lin) 沂舉(ju) 行。中國相關(guan) 研究領域專(zhuan) 家學者代表,部分入選論文作者代表以及宣傳(chuan) 部門、文旅部門、重點紅色場館有關(guan) 負責人等共380餘(yu) 人參加論壇,聚焦紅色文化傳(chuan) 承,為(wei) 山東(dong) 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精神家園。我們(men) 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把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把鍛造於(yu) 偉(wei) 大曆程、蘊涵於(yu) 革命傳(chuan) 統、凝結在紅色資源、凝聚在紅色血脈中的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弘揚好。”當天,中央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中央黨(dang) 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張樹軍(jun) 在開幕式上表示。
“如果說曆史文化是山東(dong) 的深厚底蘊,那麽(me) 紅色文化就是山東(dong) 的鮮明底色,滲透著我們(men) 山東(dong) 發展的曆史與(yu) 現實,融入齊魯兒(er) 女的骨髓與(yu) 血脈,為(wei) 山東(dong)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yang) 。”山東(dong) 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王良用信仰、忠誠、精神、曆程四個(ge) 關(guan) 鍵詞,講述了山東(dong) 作為(wei) 革命老區、紅色熱土的光輝曆史。他表示,山東(dong) 是中國東(dong) 部沿海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是孔孟之鄉(xiang) 、禮儀(yi) 之邦,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和沂蒙精神的誕生地。
王良在致辭中表示,新時代我們(men) 要傳(chuan) 承好紅色基因、發展好紅色文化、保護好紅色資源、弘揚好紅色傳(chuan) 統。在紅色文化的發展中承擔新的使命、新的作風,展現新的作為(wei) 、發揮新的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葉康濤肯定了山東(dong) 在傳(chuan) 承弘揚紅色文化方麵的工作,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的紅色曆史,從(cong) “兩(liang) 個(ge) 結合”、大曆史觀、微觀視角三個(ge) 維度深刻闡釋了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推進紅色文化研究的方向舉(ju) 措。
紅色文化論壇期間,還舉(ju) 行了沂蒙精神論壇、沿黃九省(區)新時代弘揚革命文化理論研討會(hui) 、新時代愛國主義(yi) 教育論壇、紅色研學旅遊高質量發展論壇、紅色文化傳(chuan) 播論壇、沂蒙革命根據地法製建設論壇。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圍繞論壇主題,發表真知灼見,深入探討交流,為(wei) 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引領力和傳(chuan) 播力,共同推進紅色基因傳(chuan) 承積極貢獻智慧力量。
其中,在沂蒙精神論壇上,山東(dong) 省檔案館向臨(lin) 沂市捐贈新書(shu) 《沂蒙精神專(zhuan) 題檔案匯編》,該書(shu) 由山東(dong) 省檔案館聯合臨(lin) 沂、淄博、棗莊、濰坊、濟寧、泰安、日照7個(ge) 市檔案館和全省15個(ge) 縣市區檔案館共同編纂,新華出版社出版,收錄150餘(yu) 份珍貴紅色檔案文獻,用真實的檔案深刻闡釋“黨(dang) 群同心、軍(jun) 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yu) 共”的偉(wei) 大沂蒙精神,為(wei) 深入研究沂蒙精神提供了翔實準確的史料支撐,為(wei) 解讀宣傳(chuan) 沂蒙精神提供了生動教材。
據了解,該論壇為(wei) 期兩(liang) 天,旨在深挖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基因,由中國人民大學、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學習(xi) 時報社聯合主辦,中共臨(lin) 沂市委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